对话
“汉堡包”写法与“串串香”写法
记者:写作时哪些要素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吕谦:写作是个很复杂的过程,简单说它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第一就是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一切写作的材料全都来自于观察。现在有些人写的东西很搞笑,“我挤上了站满人群的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子坐下了。”这种情况明显就是虚构出来的,证明观察不够,这样的文字不仅别人觉得假,自己恐怕也不会满意。
第二个因素就是阅读。之前也说过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关系,如果说观察是直接知识,那阅读就是间接知识。特别是很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它们的借鉴价值非常之高。将这些文字有质量、有计划地变成自己的文字,你的写作水平会得到巨大的提升。
第三是情感。没有情感的写作注定是干瘪和乏味的。这种情感的来源很广泛,可能是书中令人触动的一句话,可能是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能是和同事、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但无论是哪种情感,只要它能融入文字当中,就有亮点和看点。
第四是必要的写作知识,即所谓的技术层面。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讲怎么写作文时都会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么过渡,有什么技巧等,但很多学生都听得昏昏欲睡。我觉得,写作技巧要阐述出来没那么复杂。我总结了几点,第一是“汉堡包”写法,就是以记事为准,夹叙夹议,像汉堡一样,一层面包一层肉。第二是“串串香”写法,每一篇文章中要有一个东西将不同内容串起来,一句话也好,一首诗也好。这样,对写作的概念理解就很形象和具体了。
写作没有捷径但有窍门
记者:阅读在积累阶段,有没有什么捷径?
吕谦:阅读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所以足够数量是必须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这个阶段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因为你必须把所读的内容存储到大脑里,不然在写作时你依然无法引用和借鉴。
虽然没有捷径,但窍门和方法却还是有的,能够帮助大家在阅读阶段做到事半功倍。比如说准备一个本子,用你喜欢的方式对阅读过的文字进行摘抄。但摘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如果抄过就扔到一边还是无济于事。但如果你每天能够将摘抄的内容背诵上那么一两条,日积月累下来,积累的阅读量就很大了,写作的时候也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应该有三个本子,一个是观察积累本,一个是阅读积累本,第三个就是写作本。
记者:有些小孩子就是不喜欢阅读和写作,怎么办?
吕谦:这就涉及一个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培养问题。儿童的可塑性非常强,但也需要很好的教育和引导。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一定要担负起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重任。在家里,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家长能够作示范最好,即使你不喜欢读书,但你依然要装作读书的样子,这非常重要。
其次要给孩子挑选一些好的书目,先培养孩子的泛读能力,慢慢再阶梯式地给他们更多相应的书,相信坚持下来,就能把孩子读书的爱好慢慢培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