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三医院出土五代北宋时期城墙及摩诃池西北角

2016-07-04 07:0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成都市青龙街一工地日前发现摩诃池西北角遗址。

考古发掘现场。

这次发掘将有助于进一步还原摩诃池的位置、范围和原貌。

考古队在古城墙遗址上留下标记。该段城墙存在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用于战时防御。

成都市青龙街一工地发现摩诃池西北角遗址

对于考古人员而言,石头是会说话的。近期,在成都一处开挖2个多月的工地上,一段残墙断壁及一个黄土沟壑,成为考古人为之兴奋的宝物,因为它们书写了历史。

7月1日,成都市青龙街,市三医院旁一处工地,考古工作人员凿开的土坑,揭开了摩诃池西北角神秘的面纱。

古代成都的城市坐标摩诃池始建于隋朝,最终因修筑蜀王府而填埋,为后人留下了无尽惋惜和绵绵思念。2014年,这个存在于诗歌中的摩诃池被首次确认东南部的走向、范围。7月3日,负责现场发掘的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易立介绍,这次发现的是明代摩诃池的西北角。说明即使在明代,摩诃池也有上千亩。

除了摩诃池西北角,考古人员还收获了另一份惊喜——一段长约80米,高约1米的古城墙在历经千年后,崭露于世人眼前。据考证,该段城墙存在于五代至北宋时期,用于战时防御。

历史

始建于隋朝,明代时被回填

在成都市三医院旁一处工地上,一处沟壑将历史的记忆拉回明朝,“明代摩诃池!”考古所易立称,结合历史文献和发掘的现状,“基本可以确定是摩诃池的西北角。”现场,考古人员看到土中藏着瓦砾、青花瓷等物品,据考证,其为明代回填的堆积物。

这个不起眼的沟壑曾在古代成都闻名一时,它就是始建于隋朝的人工湖“摩诃池”。

然而,到了前后蜀,摩诃池就不再是众人都能够游玩的场所了。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前蜀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改名龙跃池。王衍继位后扩建皇宫,为龙跃池注入活水,改名为宣华池,环池修筑宫殿、亭台楼阁,其范围广达十里。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形容这里“长似江南好风景”、“水心楼殿盛蓬莱”。五代到两宋,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在宋代,摩诃池已经变为小池,明代尚有保存,可惜因修蜀王府而填埋。

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蜀王府废墟上又兴建起贡院,只有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到了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摩诃池全部被填平成为了演武场。随后,摩诃池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殆尽。

原标题:明代成都城中心曾有千亩摩诃池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