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为什么土耳其会政变?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2016-07-17 09:47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粱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中东地区大国土耳其15日晚突发军事政变,目前已造成190多人死亡。但政变者很快就遭遇有力反击,土政府方面宣布已“基本控制局势”,并逮捕了1500多名涉嫌参与政变人员。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未遂政变是土耳其国内世俗势力与宗教势力之间斗争的结果。此次事件过后,土总统埃尔多安的地位可能进一步巩固,该国宗教势力或将进一步增强,而土耳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短期可能会受到冲击。

政府很快掌控局势

15日晚,土耳其两个主要城市突然出现异常情况:多架战机从首都安卡拉市中心低空飞过,坦克开上街头;宪兵关闭了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两座大桥,桥上出现坦克。

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随即发表讲话说,土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部分军官发动了军事政变。

政变军人一度控制土耳其国家电视台并发表声明。一个自称“国家和平委员会”的组织在声明中宣称,政变军人已经控制土耳其政府,接管国家政权。

7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街头,土军人控制了一条马路。新华社/法新

但一些军方将领随后表示,参与政变的只是一小撮军人。忠于政府的部队很快展开反击,750多名涉嫌参与政变的军人被逮捕。一度关闭的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目前已恢复航班起降。

事发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中断了在该国西南部的度假,于16日凌晨乘专机抵达伊斯坦布尔。他表示,政府仍在掌控局势,他仍在执掌权力,军队没有也不能统治土耳其。埃尔多安发誓将“肃清”军队内部的政变者,让政变策划者付出“巨大代价”。

目前,安卡拉市内已听不到战机轰鸣,军事政变趋于平息,支持土耳其政府的军队已基本控制局面。

7月15日,在土耳其安卡拉,主要道路被土耳其警方封锁。新华社记者 邹乐 摄

政变发生后,联合国、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表示密切关注土局势发展,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暴力冲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希望土耳其尽快恢复秩序与稳定。

为何再度发生政变

土耳其为何会发生政变?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土国内世俗势力与宗教势力之间斗争的结果。

土耳其历史上军人干政并不罕见。军方曾在1960年、1971年、1980年和1997年多次发动军事政变或采取“强力干政”行动,推翻政府或迫使政府下台。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认为,这次政变可以说是土耳其军方作为世俗势力的代表所作的反抗。宗教势力在土耳其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而这与土耳其建国后奉行的世俗化方针构成了长期矛盾。土耳其军方历史上频繁发动政变,实际上就是不停地进行“政治重启”,以释放世俗势力与宗教势力之间矛盾所带来的压力。

7月16日,在土耳其安卡拉,车辆在军事政变导致的冲突中受损。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董漫远认为,这次军事政变反映出包括军队在内的土耳其世俗力量对埃尔多安掌控的正义与发展党的不满。发动政变的军人认定,正义与发展党正在引导国家偏离世俗化方向,这也是历史上土军方多次政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董漫远指出,土耳其历史上几次政变的共同特点是,军队总参谋长以及海陆空和宪兵四个军种的司令达成一致,有预谋有计划,行动力很强。但此次政变有所不同:一是领导人并非高层将领,二是参与人数有限,三是没有得到陆军的支持,明显具有“赌博”性质,因此很快遭遇失败。可以预料,埃尔多安下一步必将加强对军队的管控和整肃,反对力量将因此受到重创。

7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一名土耳其警察试图逮捕一名土耳其军人。新华社/欧新中文

董漫远认为,这次行动难以成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正义与发展党的领导下,土耳其近年的社会、文化生活虽然宗教色彩较浓,但并没有彻底偏离世俗道路,土耳其仍是政教分离的国家;另一方面,埃尔多安政府在执政中并没有犯下大错。

储殷也认为,这次政变失败几乎是必然的。首先,反对埃尔多安的一批土军方高层将领几年前基本已被肃清,政变军人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群龙无首;其次,土政治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土军方过去几次政变获得成功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力量较弱,而现在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力量强大,有较强的民意基础。

内政外交将受冲击

此次政变虽然没有成功,但仍可能会对土耳其国内政局以及外交关系走向带来一定冲击。

专家认为,这次未遂军事政变可能会进一步巩固埃尔多安的地位。

埃尔多安16日早晨在伊斯坦布尔表示,他将“肃清”政变发动者,以保持土耳其军队的“干净”。

7月16日,土耳其电视台的电视截屏。 土耳其当地电视台直播画面显示,土总统埃尔多安16日凌晨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受到人群欢迎。 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董漫远说,埃尔多安近年来一直在寻求扩大总统权力,此次事件过后,在从内阁制转向总统制、修改宪法、进一步限制军方权力等方面,他都将占据更大优势。

储殷认为,这次政变失败后,军方在土耳其国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将被终结,土耳其可能将更加趋向于宗教化,这会导致世俗势力和宗教势力之间的矛盾加剧。在此背景下,埃尔多安可能会采取一定强硬措施,尤其是加强打击土耳其国内的库尔德分离势力,以此来赢得民众支持。

7月16日,政变中被炸弹毁坏的土耳其议会。 新华社记者 邹乐 摄

在外交方面,土美关系很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埃尔多安指责流亡美国的宗教人士费图拉·居伦领导的“居伦运动”主导此次政变。土耳其政府过去一直指责“居伦运动”企图推翻土耳其现政权。

居伦方面否认与此次未遂政变有关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支持土耳其政府,但美国国会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迈克·麦考尔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军与土耳其军方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如果(土耳其)发生政变且取得成功,我认为必须推进这种关系,以维护我们作为土耳其的北约盟国的地位”。

7月16日,政变中被炸弹毁坏的土耳其议会。 新华社记者 邹乐 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崔守军指出,冷战期间土耳其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埃尔多安上台后,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政治上进行带有宗教色彩的改革;外交上强调自身的中东大国地位,对外政策自主性不断加强。土耳其的“去世俗化”与美国的世俗化形成分歧,这是双方关系趋冷的深层次原因。

从近期来看,美国对库尔德人的支持是导致美土关系波折的直接原因。美国向库尔德武装提供武器,以援助其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但土耳其认为库尔德武装是恐怖组织。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左希迎说,短期看,这一军事政变可能会对土美关系造成一定冲击,可能会让美国重新评估土耳其国内的政治稳定情况,对两国间的反恐合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这种影响应该不会太严重。

现场直击

战机低飞枪炮声持续 民众上街呼吁和平

土耳其军方的F-16等战机和直升机不时从头顶飞过,枪声和疑似战机的轰炸声清晰可闻,每当枪炮声响起,民众便纷纷往路边的灌木丛中躲避,一些市民通过电话焦急地向亲属报平安。这是记者16日凌晨在安卡拉市中心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附近看到的情况。

7月16日,安卡拉街头。新华社记者 邹乐 摄

15日晚,土耳其发生军人政变。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对媒体表示,发生在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的军事冲突是由企图分裂土耳其的“居伦运动”策划,少数土耳其军方高层参与实施的“军事叛变”,他呼吁民众走上街头、机场,阻止叛变军人的非法行径。

土耳其发生政变后,首都安卡拉的土耳其议会大楼遭到炸弹袭击,有人员伤亡。

7月16日,在土耳其安卡拉,市民在军事冲突中受伤。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当地时间凌晨1时许,一些军方坦克经过议会和武装部队总参谋部附近的路口,一些民众向坦克投掷石块,还有一些民众聚集在一起呼喊着“还我和平,民主共和”等口号。受到民众阻碍,多辆坦克不得不改变线路,通过撞毁路边车辆和电线杆继续前进。

近千名民众在安卡拉市中心的红新月广场聚集,挥舞国旗呼吁各方尽快停止对立,带领土耳其重回和平。

7月16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街头,人们站在一辆军队的坦克上。新华路透

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16日说,土局势目前“基本上得到控制”,首都安卡拉上空已宣布设立“禁飞区”。

土耳其司法部长波兹达表示,军事政变不会成功,并呼吁士兵不要参与政变,同时号召各党派共同抵制军事政变。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说,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克尔已被政变军人控制。土外长恰武什奥卢15日晚对媒体表示,已经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取得联系,向美国和欧盟等盟友寻求支援。

7月16日,在土耳其安卡拉上空,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军事政变。 新华社发(穆斯塔法·卡亚摄)

一个自称是“国家和平委员会”的组织15日晚通过土耳其国家电视台发布声明说,政变军官已经控制土耳其政府,接管国家治理权。

截至记者发稿时,战机依然在安卡拉市区不时低空飞过,并能听到枪炮声。在首都安卡拉和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等城市,都有大量土耳其民众走上街头,呼吁尽快结束冲突,恢复和平。

延伸阅读

#外交部#

希望土耳其尽快恢复秩序与稳定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6日就土耳其突发局势动荡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密切关注土耳其局势,希望土耳其尽快恢复秩序与稳定。

据报道,土耳其当地时间7月15日晚,有土军人发起行动,控制了安卡拉、伊斯坦布尔多个要害部门。土总理称,土军内部有人试图发动政变。

陆慷说,外交部和中国驻土耳其使领馆迄未接到中国公民受到伤害的报告,并已启动应急机制。

背景资料

土耳其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主要军人干政事件

原标题:为什么土耳其会政变?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