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刚开通不到一个月的深圳地铁11号线,这几天成了全国网友关注的焦点。关注的理由源于11号线每趟车配置了6节普通舱,另有2节商务舱,商务舱价格是普通舱的三倍。有媒体报道说普通舱摩肩接踵,商务舱却寥寥数人,冰火两重天。随后又有媒体指出商务舱空置是假象,高峰时段商务舱一般也是满员的。
这几年,各地地铁建设很快,与此而来的是,地铁的舒适度在下降,车厢里“沙丁鱼罐头”式的人贴人场面在高峰期不足为奇。抛开商务舱上座率问题,商务舱设置本身合适吗?有人认为不合时宜,在运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当下,设商务舱提供差异化服务,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如果今天地铁设商务舱,明天公交车是不是也可以设“商务座”?也有人对此意见截然相反,地铁虽然具有社会公益性,但其运营服务更应遵守市场化原则,在市场性原则下,增加一种消费选择有何不妥?更何况对于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是一种方便。
约五成网友支持地铁设置商务舱。
微博网友 @Geek:深圳地铁11号线,连接福田高铁站和宝安机场两大交通枢纽,跟普通的地铁线路相比,它的机场运输作用更大一些。确实需要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
微博网友@菏泽方舟:深圳地铁11号线是机场快线,设置商务舱方便了有能力负担的乘客, 符合市场化原则,无可非议。另外,商务舱是在原先六节车厢的基础上单独加的两节车厢,并未影响地铁运能。市场经济需要创新,我们也应该鼓励创新。
微博网友@尹少方:我觉得可以有。比如当我行李特别多的时候,当我怀孕的时候,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多花点钱让自己好受一点不行吗?其实就是名字叫错了,你叫特需舱不就完了。
约四成网友认为,地铁没有必要设置商务舱。
微博网友 @一片光明在眼前:我认为在地铁上设置商务舱不合时宜,因为开通地铁的初衷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而并不是刻意提高乘车舒适度。追求舒适完全可以乘坐网约车或者自驾车。个性化的需求应该交给个性化的服务提供商,地铁是大众交通工具,还是应该先满足大众化需求。
微博网友 @吃了五花再减肥:地铁是城市短途公共交通,应该以多拉快跑、迅速把乘客送达目的地为目标,没必要搞商务舱。
还有一成网友,针对地铁拥堵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微博网友@Woody:我国的地铁,兼市内通勤和市郊通勤为一体, 线路过长且换乘不便, 这种发展模式,本身就不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铁路方面可以考虑开通市郊和市内的通勤列车,分担地铁的运营压力。
原标题:深圳地铁设商务舱引争议 五成网友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