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南充。(南充市委宣传部供图)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8月25日、26日,备受瞩目的2016第七届C21城市发展论坛将在南充举行,纵论成渝城市群的新未来。作为成渝城市群获中央批复后,首个以“成渝城市群”为主题的大型论坛,C21此次落户南充,是其首次从成都移师。一边是高端化和国际化的城市盛会,一边是地处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的经济重镇,二者的碰撞间,是怎样的因缘机遇?我们从五个关键词进行探索、解读。
关键词 利好
成渝城市群吹响集结号
今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两个月后,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该重磅规划,它将成渝城市群定位为立足西南、辐射西北、面向欧亚,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的先行区。
规划发布一个月后,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尹力率四川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学习考察,双方签署“1+10”一揽子合作协议,川渝合作进一步深化,成渝城市群建设站在了新起点。
而南充,在成渝城市群打造建设中,更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在国务院公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南充是“一轴双核两带三区”中“南遂广城镇密集区”的区域中心城市,要求南充“带动川东北城乡均衡发展”。
南充在成渝城市群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区域中心城市、山水田园城市,是南充的角色代言词。
而作为成渝城市群获中央批复后,首个以“成渝城市群”为主题的大型论坛,第七届C21论坛在南充吹响集结号,则是南充的有力发声。
关键词 实力
川东北首位区域中心
“第七届C21论坛在南充举办,是南充自身城市实力的全面彰显。”谈及C21落户,南充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张灯,作为地道的南充人,兴奋又骄傲。
南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都,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1950年,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为8.2平方公里,到2015年,南充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在65年里,南充城“长大”了10多倍。
而近年来,随着南充城市化推进,经济不断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增强,2016年1至6月,南充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8.59亿元,增长7.7%,总量居全省第5位、川东北首位。
“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久负盛名的‘绸都’,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每一个掷地有声的南充标签背后,都是南充自身实力的缩影。”张灯介绍,南充区位优势突出,在成渝城市网络中,有枢纽节点优势。拥有2300多年历史,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有“果城”、“绸都”的美誉。同时,作为嘉陵江最美姿态所在,近年来不断建设的“美丽南充”生态本领、生态资源、生态优势都不断增强。
“拥有独特城市魅力的南充,近年来不断做大城市规模、丰富城市业态、涵养城市文化、提升城市精神,具备迎接C21论坛的综合土壤。”张灯说。
关键词 枢纽
远近闻名的川渝第三城
7月11日14时,D5132次动车用时1小时21分,从南充北站开往重庆,让南渝进入一小时交通经济圈。而这些年来,乘坐动车往返成都,早已是南充市民的常态生活。动车,让成都、重庆、南充三地居民工作和生活的范围逐步扩大,异地就业、异地置业、异地消费的日益增多,“双城记”升级为“同城记”。
动车,只是南充一个缩影。南充处于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是规划建设的四川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和川东北区域交通中心枢纽。向交通枢纽城市跃升的南充,“水陆空”并进,南充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已建成。成南、南广、绕城、南渝、广南、巴南、成德南、南大梁、遂西、巴南广等10条高速,开通往返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三亚、西安、拉萨等地的10余条航线,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多用途码头已建成开港,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建成后,千吨级轮船可经重庆直达上海。
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也将助推南充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其实,几年前,南充市委即着手南充融入成渝经济区的思考。随着成渝城市群获中央批复、规划的公布,这一思考愈加成熟。“南充应该把融入成渝发展作为重大战略选项。”南充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灯直言。
规划明确了南充功能定位和规模,作为成渝经济区规划中重要的二级城市,借力规划,南充成为南遂广城镇密集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南充市委政研室城研科科长康绍君说,作为南遂广城镇密集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南充对接成渝发展,“是一种姿态,一种战略,更是一种抉择。”南充应主动作为。举办第七届C21论坛,就是一次主动作为。
原标题:成渝新未来 南充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