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
两环
保护环城生态区和第二绕城高速路两侧各不少于500米生态隔离带构成的“两环”
两山
龙门山生态保护区
龙泉山生态保护区
两网
市域水网
绿道网
六片
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六片生态隔离区
城在绿中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由环城生态区环绕
园在城中
在城市新区中,居民步行500米,即可到达一处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绿地
城绿相融
2020年将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2平方米
近几个星期,令人惊艳的“成都蓝”“夕阳红”时常刷爆朋友圈。来自成都市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1天,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天数增加22天。让成都人“开门见山”仅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效,成都环保的下半年工作计划中,污染治理排在首位。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未来的成都建设中,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生态本底资源,规划建设自然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的区域生态体系,确保城乡建设能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管是参观成都大熊猫基地,还是与刚刚试开园的桂溪生态公园比邻而居,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的与会代表们,对成都的良好生态本底,有了最为直接的体验。
规划
总体生态保护格局:“两环两山,两网六片”
昨日在蓉闭幕的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会议公报提出,要推动发展观念向生态优先转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同时,要求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作为全省“首位城市”,成都早在获批的总体规划中,对生态格局如何实现等都给予了重点考虑,未来将不断增强成都的城市功能,提高成都对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把成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城乡融合的大都市。
“生态保护方面,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划定生态隔离区和生态保护区,严格保护生态资源,防止城镇连片发展,构建‘两环两山,两网六片’的总体生态保护格局。”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而言就是要保护环城生态区和第二绕城高速路两侧各不少于500米生态隔离带构成的“两环”,面积达4477平方公里的龙门山和龙泉山“两山”生态保护区,由市域水网和绿道网构成的“两网”,以及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六片”生态隔离区。
环城生态区:环中心城85公里绿色空间基本形成
其中,已立法进行保护的环城生态区是市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主要承担生态保护、水资源调蓄和应急避难功能,适度承担现代服务业功能,生态区内规划建设大型水面和湿地,发挥调蓄滞洪和改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据悉,近年来成都累计投资约600亿元建设环城生态区,环中心城85公里长、400米宽的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已基本形成,“山、水、田、林、园”生态本底和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建成了青龙湖一期、锦城湖、白鹭湾湿地、香城湿地等7个“六湖八湿地”湖泊水系项目。
此外,基本形成了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江安、三山、两河、锦江、木兰、犀安”六大城市森林,建成240公里绿道,初步形成了“一环八联”的环城绿道体系,以三圣花乡景区为代表的现代都市休闲、近郊农林观光等适宜产业正不断发展。据市建委初步统计,近年来环城生态区年均游客量已达上千万人次,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免费开放的公益性,多样多元的参与体验,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现代生态城市景象:到2020年 绿化覆盖率达45%
对于中心城区的市民来说,能够体验到“城在绿中、园在城中、城绿相融”的现代生态城市景象。其中,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由环城生态区环绕,形成“城在绿中”的格局。在城市新区中,居民步行500米,即可到达一处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绿地,形成“园在城中”的格局。2020年将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2平方米。通过生态廊道、绿道串联中心城区与市域生态功能区,则形成“城绿相融”的格局,与此同时卫星城将重点建设“10分钟公园圈”。
据市规划局介绍,规划还针对中心城区提出了建构“三圈七片、七河多园”的绿地和河网水系布局设想。“三圈”为府南河环城公园及三环路、绕城高速两侧绿地,“七片”为三环路与绕城高速之间7片楔状绿地,“七河”指在中心城区以内的锦江(府河、南河)、沙河、江安河、清水河、摸底河、东风渠及毗河7条河流水系。“多园”主要包括人民公园、塔子山公园、凤凰山公园、金沙遗址公园、杜甫草堂等多处城市公园。
建设
建设环保“新型智库”:
特聘成都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昨日,记者从省政府官网了解到,为推进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省政府决定成立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主要职责除了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还将指导和协调推进全省污染防治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重大事项。
实际上,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广大市民尤其关心和关注环境质量改善问题,特别是“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防治问题。在今年发布的《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中,提出了37项指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指标就有18项。
记者从市环保局了解到,为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对环境保护的支撑作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大气、水、土壤环境保护几方面建设了环保“新型智库”。就在本月23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举行“新型智库”环保特聘专家聘书颁发仪式,出生于成都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黄川友,以及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修复专委会委员刘国,进入环保局的“智库”,分别从事大气复合污染、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专家发挥各自专长,结合成都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逐步解决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成因、来源、预测预报及防控等相关技术问题,最终共建成都的碧水蓝天净土。
央媒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成都城区留下
187平方公里绿地
据统计,成都留下了187.1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这可不是在郊外的绿地规模,而是在成都市内的生态绿地,是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绿地和开敞空间。处于城市中的环城生态区,如果仅以经济价值论,是非常“值钱”、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潜能的。如今,成都市将白鹭湾湿地科学合理地规划为水生作物区、三圣花卉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三大功能区”,实现涵养水源、调洪蓄洪、改善微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湿地功能;而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建成4500亩水面的兴隆湖生态水环境工程,并将建成面积3000亩的鹿溪河湿地,初步形成国家创新型新区的“生态呼吸空间”。
记者 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