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暑期档票房5年来首跌:票房想上亿都难

2016-07-29 09:37   来源: 一财网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大盘不佳啊”“遇冷啦”“希望影视的下滑只是‘俯卧撑’的一个阶段,但如果本身就是虚胖体质,还做各种夸张动作、还纵欲,就真撑不起来了”……影业公司老总们最近在朋友圈里纷纷感叹。

原因很简单,今年4月以来,电影市场持续遇冷,备受关注的暑期档更是“不给面子”。艺恩电影智库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7月全国票房总量为38亿元,与去年7月的55亿元总票房相比差距明显。

冷清的电影院

至于背后的原因,有说是“票房去泡沫”、有说“票补造成”,但六家知名影业公司主要负责人给第一财经记者的答案是,当无良的偷票房以及票补依旧存在时,电影遇冷的根本原因还是热钱疯狂炒作的结果,“电影不是股票不是楼花,不是炒出来的,怀孕需要280天,电影也一样,急不得。这里,我们呼吁电影人,拿出工匠精神,做质量好的项目,资本市场不要太急。”

暑期档票房5年来首跌

“今年暑期档票房是近5年来第一次出现下跌,我们很意外。”一家已参与投资了17部电影、累计创造票房上百亿的互联网巨头旗下影业公司电影业务部总监28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暑期档泛指每年的6~8月,主要观众为4~24岁的学生。“暑期档以前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票房淡季,直到2004年7月16日,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一举拿下1.5亿元票房,这才使暑期档开始受到重视。”资深电影制片人王璐表示,“2009年夏天,内地电影市场第一次有了暑期档,在13周的时间里,创造出了16.5亿元的票房。”。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09~2014年的暑期档票房靠前的电影,几乎都被号召力很强的好莱坞电影占据。比如,2011年7月21日上映的《变形金刚3》是第一部在暑期档突破十亿元票房的电影;2014年,《变形金刚4》将这个门槛提高到19亿元。不过,2015年的《捉妖记》完成了一次超越,上映63天累计获得票房24.38亿元,刷新和创造了200余项票房新纪录。

“加上《大圣归来》等影片,去年123天的暑期档创造了156亿元票房,上映超过120部电影,观影人次达4亿。5~8月的票房轻松超越了2011年内地全年的票房总和。这也让我们对今年的暑期档充满着期待。”上述电影业务总监表示。

若按照2014年、2015年暑期档的增速,今年的暑期档创造的总票房应该在250亿元,这也是今年近90部电影扎堆厮杀暑期档的重要原因。

遗憾的是,除了《寒战2》、《大鱼海棠》等几部电影票房还过得去,大多数电影想上亿都难,大体量影片的井喷期只有7天,许多影片成为“一日游”,而去年暑期档有19部电影轻松过亿。第一财经记者算了一笔账,若按照目前国内通用的票房分账规则,扣除5%的电影专项资金和3.3%营业税,制片方分成一般占总票房40%,安乐影业去年主投资的3.5亿元的暑期档冠军《捉妖记》最终令出品方至少获得了5亿元的收益;今年的《寒战2》的投资若在5000万~7000万之间,票房达到6亿元,出品方的总收益约为8000万元。

《寒战2》剧照

“今年直观的感受是钱更难赚了。”《寒战2》的制片方和主要发行方安乐影业总经理张晗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也感慨:“如果《大鱼海棠》去年上映,我觉得还是能达到10亿元的,但是今年能这样其实也很不容易了。”

《大鱼海棠》剧照

疯狂资本才是罪魁祸首?

“今年的华语电影质量不如去年,上半年的虚假票房等现象也引起了反感效应。”这是业界对目前电影市场“疲软”的普遍总结,浙江一家影业公司的品牌总监一语中的,“空间无法换取时间,电影市场残酷,并不是有钱人都能玩大电影,100亿以上的除外。”

其实,对于暑期档电影票房不佳的背后原因目前有两种说法较为普遍。

一是“票房去泡沫”。缘由是因《叶问3》“幽灵票房”事件使得主管部门对“偷瞒票房”行为进行打击。

二是“票补”少了。所谓票补,就是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在线票务市场“价格战”,这使得线下销售几十元的电影票一上线就只要9.9元了。2015年的电影总票房中,线上票房贡献了70%。但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如此低价的“票补”实际所占销售比例并不高,几千万左右。

那么,刨除“偷漏瞒报、幽灵场”的“票房泡沫”及“票补损失”,暑期档的票房应该是多少?

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去年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虽然没有进行过统计,但对中国电影产业链上的“毒瘤”现象进行过摸底,“偷瞒报票房”占比不及总票房10%,而“幽灵场”所创造出的票房应该也不会超过这一比例。

若按上述比例计算,今年业绩预测的250亿元暑期档票房去掉泡沫及票补费用,应该在200亿元左右。然而,截至7月26日,7月全国票房仅为38亿元,剩下一个多月的票房能超过150亿吗?

“说票房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票补了,我觉得这种观点非常可笑。从来没有一部影片是靠票补成就的,也从来没有一部影片因为没有票补就完全被观众抛弃了。今年部分影片仍然有大量的票补,票价甚至卖出白菜价,但仍然卖得不好,说明什么问题?是因为你拍的是一部烂片。”一家知名的影业公司负责人表示。

“今年至少有上千部影片杀进市场,这背后就是几百亿的投资,但上半年过去了,大家记得几部国产影片、几家公司的名字?”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表示。

有趣的现象是,影业公司在金融创新领域十分活跃,这就不能不提到《叶问3》。业界认为,如果从“创新”的角度说,《叶问3》的玩法就是快鹿集团通过旗下数十家关联的金融平台和影视平台形成复杂的投融资模式,并想通过“票房换股价”而获得巨大收益,分拆开就是 “提前预售票房收益权的《港囧》+金融产品的《美人鱼》+《泰囧》的光线传媒股价涨停”三合一而已,但“幽灵票房”让施建祥所构建的电影金融产品引发了系列震动。

事实上,今年仍有不少影视公司在尝试创新。以暑期档为例,有四部被预期不错的影片均被保底发行,加上其他诸多保底项目,业界预计今年暑期档保底发行涉及资本金在20亿元以上。

“我不看好保底发行,这个是非理性的行为,往往在保底发行中出现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 上述互联网巨头旗下影业公司电影业务部总监表示。

现实是,虽然有《美人鱼》16亿元保底取得33亿元票房的成功案例,但也有《太平轮》8亿元保底仅得6亿元票房、《叶问3》10亿元保底只获8亿元票房及3亿元保底的《梦想合伙人》只收到8000万元票房等失败案例。

原标题:暑期档电影坠落:过目就忘,票房上亿就哦米拖佛了!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