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谁来创新:成都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2016-08-13 08:0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史建婷

科伦药业在成都的生产车间 本报资料照片

科伦药业在成都的生产车间 本报资料照片

谁来创新?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暨“2016创交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总结大会提出的三个“一流”,成为问号背后的突破口——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据市工商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50318户,同比增长29.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07个百分点,新登记户数和新增注册资本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二。数据的背后,是成都市场主体活力迸发最直观的呈现。

连续两天,本报走进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回应“谁来创新”的命题,聚焦成都共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的探索,今天,本报走进成都创新型企业与园区,关注作为创新主体的一流企业,了解“政府推进,市场行动”背后的成都创新一线行动。

谁来创新?

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落子温江年内动工

6月2日,温江区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由双方共建的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项目将落户成都医学城,预计占地200亩,计算总投资51.61亿元,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基地和cGMP国际车间。

“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计划在年内开工,我们的项目将积极融入成都医学城推动‘三医融合’打造千亿医学城计划中。”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得光说。科伦药业近年持续专注创新,已组建成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从成都起步,我们的市场与研发力量的布局是全球化的。”陈得光分析,三年时间里,科伦药业除了布局成都研究院之外,还布局苏州、天津研究分院、美国新泽西和圣地亚哥,在肿瘤、感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相继启动了300余项重大药物的研制,已获批临床38项,“未来5年有望上市80项重大药物,进入中国医药企业创新的第一方阵。”

据悉,科伦药业近年持续将销售收入6%左右的资金投入创新,增强企业创新活力的着力点之一,正是鼓励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记者了解到,我市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研发总投入比例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阶段,研发投入将列入GDP核算,我市将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企业积极进行跨界和协同创新,建立更多产业技术联盟,落实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增强各层次企业创新活力。

全球知名加速器SBC(成都)预计年底投用

今年4月,欧洲排名第一的创业加速器SBC正式进驻中国,与成都新谷投资合作签约,正式落户成都,开启SBC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场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新谷SBC的全球导师招募计划已经全面启动。”

昨日,在天府新谷十号楼,记者见到新谷SBC首席运营官陈欢,眼下,由于工作推进的提速,他们的临时办公室设在了新谷SBC项目楼上的新谷Work+联合办公空间,“上个月,我们才前往新加坡参加了SBC在新加坡的金融科技项目Demo Day,对接SBC在全球的创业项目,同时为成都项目的推进招募全球导师。”

记者了解到,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天府新谷,是全国首家民营国家级孵化器,在成都布局“3+M+N”众创空间体系之中,天府新谷以及其孵化的众创空间品牌“蓉创茶馆”,是成都打造“N”个众创空间特色区的一张名片。眼下,打造“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培育链的天府新谷,已累计孵化1500余家科技型企业,成功培育上市公司(含新三板上市)5家。

“孵化企业的同时,孵化器自身也需要迭代,基于畅通国际通道的探索,新谷正在加快布局‘一进一出一转移’的国际孵化战略。”成都天府新谷孵化器总经理高潮告诉记者,这几天,天府新谷正在美国波士顿与全美知名生物医药实验室Mass Innovation Labs高层对接,为成都引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行业翘楚加力。

哪里创新?

破解“哪里集聚集约创新”

成都布局源创区、引领区、拓展区

破解“谁来创新”,我市将推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建设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那么,怎样的创新创业空间格局更适合创新生长?我市将统筹优化创新空间和产业链条创新,布局源创区、引领区、拓展区,在解决“哪里集聚集约创新”问题上寻求突破。

据悉,我市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创新的“源创区”,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力量布局,支持大学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鼓励科研院所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积极建设应用型高技术创造中心,加快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重要研发基地。

依托三大产业板块,建设创新的“引领区”,以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经开区三大产业板块为核心,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将围绕“大创造”板块的定位,加快推进成都科学城、天府商务区和产业合作园建设等;成都高新区将围绕“大智造”板块的定位,加快推进国际生物产业城等基地建设,推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成都经开区要围绕“大车都”板块的定位,以汽车整车制造为龙头,融合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加快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实现创新突破。

此外,我市将依托各个层级的产业园区,建设创新的“拓展区”,三大产业板块之外的区(市)县将立足自身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区域,拓展我市科技创新的空间范围和规模质效。比如,蒲江将依托中德中小企业园,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三新”上取得突破;温江将依托成都医学城,加快推进博奥生物生产基地、华西医院药效评价中心等重大项目;金牛、新都、新津将持续做大做强轨道交通产业等。

本报记者 缪琴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