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 我们的家 留住了CS孩子的校园童年和乡愁

2016-08-17 07:14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CS孩子  被列入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四川大学志德堂,曾是CANADIAN SCHOOL(加拿大学校),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在此就读的孩子们称自己为“CS孩子”。  图为1934年的CS孩子 王勤 翻拍

 

CS孩子  被列入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四川大学志德堂,曾是CANADIAN SCHOOL(加拿大学校),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在此就读的孩子们称自己为“CS孩子”。  图为1934年的CS孩子 王勤 翻拍

 

一群写中国字、说四川话、聊成都小吃的外国人,从加拿大来信感谢成都拟把华西坝的两栋老楼列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近日,成都收到一封远渡重洋的来信,对成都拟把华西坝的两栋老房子列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表示感谢。写信的是9位外国人。他们的父辈或祖辈上世纪从加拿大来到四川,创办了中国西部第一家西医诊所以及华西协合大学,他们有的出生在成都,有的在成都生活了很多年。信中写道:

我们祖辈居住过的,原华西协合大学的故居,即校南路7号和人民南路三段16号14栋,拟将列入成都市政府的保护范围之中,我们大多数人住过这两栋房子,我们中的许多人最近还访问过这两栋房子。

人民南路三段16号14栋,其阁楼里曾收藏了大量进步报刊和革命书籍

人民南路三段16号14栋,其阁楼里曾收藏了大量进步报刊和革命书籍

成都市出色的工作,让我们由衷地赞赏:“成都,我们的家!”

我们爱成都,爱所有的成都人!请转知我们的问候,问候每一个将时间与精力贡献于保护历史建筑的人们!

这封来自加拿大的英文信写于8月4日,署着9位外国人的名字,年龄从59岁到101岁,分别来自3个家庭:

原华西协合大学建筑总工程师苏继贤的孙女苏松露、苏春沙,原华西协合大学教务长和司库云从龙的儿子云达乐、云达忠,孙女云巽悦,原华西协合大学教育系主任饶和美的女儿伊莎白、朱丽娅、穆里尔,外孙柯马凯。

他们中的6位曾在校南路7号和人民南路三段16号14栋的老房子居住。他们中的4位用中文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写中国字,说四川话,吃成都小吃……这两栋老房子不仅仅是值得保护的历史建筑,更是他们曾经的家园,是乡愁,也是不可消散的童年滋味。

校南路7号,原华西协合大学建筑总工程师苏继贤曾在此居住

校南路7号,原华西协合大学建筑总工程师苏继贤曾在此居住

“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一群成都人。在成都出生,在成都求学。见面跟你聊天,来句‘我想吃han烧白’,成都话说得地地道道。他们对自己生活过的地方非常想念、依恋。”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谭楷说。

这封信还特别提到了2014年被列入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四川大学志德堂。当年,这是CANADIAN SCHOOL(加拿大学校),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在此就读的孩子们称自己为“CS孩子”。当年,他们中的一些人曾在这里就读。

校南路7号

建筑总工程师“苏木匠” 上班西装革履下班挑水担粪

据谭楷介绍,校南路7号的两层小楼,最早的住户是苏继贤。他1908年与妻子一起来到四川,1925~1950年任华西协合大学建筑总工程师。因擅长使用中国传统的木质建筑材料,被称为“苏木匠”。他的4个子女都出生在成都,并在这里上学。“木匠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上班时西装革履,下班后穿上工作服,和佣人一起挑水、担粪经营自己的院子,里面常常满园花果。苏继贤的儿子苏威廉、苏约翰都在这里生活过,苏约翰曾任加拿大驻华大使。

饶和美一家也在这座小楼住过。写信人中的伊莎白今年101岁,即出生在成都,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1938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她又回到成都,并在四川邂逅了丈夫戴维·柯鲁克。他们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创始人。2010年7月,伊莎白的孙子柯霜晨从北大医学部毕业,成为华西医院的烧伤整形科医生,家族与华西坝的情缘仍在延续。

人民南路三段

16号14栋

家藏“红色图书馆” 地下党在此收听延安广播

人民南路三段16号14栋的小楼,是云从龙的住所。他1921年来到中国西部。创建了仁寿县华英中学(现仁寿一中)。这栋房子的阁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色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进步报刊和革命书籍。

“当时,地下党要靠短波收音机来收听延安的广播,云从龙家就有一个。”谭楷说,地下党常常到云从龙家收听广播,记录下来油印成小报散发。马识途曾赠书给云达乐,并在扉页题词:“您的父亲云从龙先生给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热情帮助以及我们在华西协中所建立的深厚友谊,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云达忠1932年出生在成都,并在这里完成高中学业,曾任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他回忆在成都的生活时写道:

在那里,我度过了我的整个童年……楼房是仿中式的,红色的立柱,弧形弯曲的屋顶。那是一个美丽的环境。1932年至1943年、1947年至1949年,我在那里度过了非常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80年历史的

聚会

CS孩子们的记忆 也是成都的城市记忆

这些从华西坝走出去的孩子,延续着一场已有80年历史的“CS孩子”聚会。每年10月第三周,他们都会在多伦多一家中餐馆聚会。

去年,谭楷参加了这一聚会。“他们每年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怀念成都。摆成都的吃,成都的喝,他们从小在成都长大,对成都蛋烘糕、担担面充满了怀念。童年的记忆不可磨灭。”他走访了十几位当年“CS孩子”的家,发现他们家里都充满了中国元素。聊起天来,依然川味十足。

“老房子对这群人来说,是一生怀念的地方。”谭楷表示,这些老房子不仅是CS孩子们的记忆,也是成都珍贵的城市记忆。

记者 谢佳君

摄影记者 王勤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