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收藏家豪捐北师大6000件陶瓷 藏品真实性遭质疑(4)

2016-08-17 07:56   来源: 京华时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正名之举

出资编撰《陶瓷大典》动机遭业内人士质疑

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假如他们将一些身份可疑的藏品编入《大典》,不就成了一种变相‘洗白’吗?”

在试图为自己的收藏获得某种官方认可的同时,邱季端也在以其他途径努力为民间收藏正名,编撰一部《中国古陶瓷大典》,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

就在捐赠仪式的前一天,《中国古陶瓷大典》编写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师大召开,会议决定由邱季端发起并出资编写此书,由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民间文物保护委员会作为主编单位,邱季端、丘小君任主编,调动全国数十名知名专家和藏家参与编辑出版。8月上旬,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横店召开,邱季端专程赴浙参加会议。

有业内人士对此提出质疑,“假如他们将一些身份可疑的藏品编入《大典》,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一个权威认定,随之藏品身价倍增,不就成了一种变相‘洗白’吗?”

邱季端解释说,编委会将《大典》分为8卷,编委会成员负责撰写,资料组成员负责收集民间各种陶瓷资料,凡是上到图册的器物,除了专家目测,都要经过仪器检测,检测标准以中科院的标准为准,一经鉴定为赝品,一律不得收录。

他说,目前编委会成员都是有几十年

收藏经验、手头有大量藏品、本人有较高文化基础且能亲自撰写的民间藏家,他们还会请权威专家团队把关。《大典》问世后,会免费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最终这本《大典》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要由历史和时间来检验。”

民间藏家凌忠明也参与了《大典》的编撰,他说大家撰写《大典》的初衷就是把埋没在民间的优秀藏品挖掘出来,同时推翻陈旧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文物从地里面‘冒’出来,闻所未闻,但既然发现了,就得进行更新研究,国家应以物证史,而不是以史证物。”他说,撰写《大典》只是为了证明民间也有很多精品,值得大家作为史料进行研究。

前述故宫专家表示,这些年来,国家到处搞开发、搞建设,修路盖房处处可见,更容易发现一些过去不太清楚的文物,邱季端等民间藏家经常全国各地寻宝,他们有时比馆藏界专家了解到的一手素材还多,如果确实能本着严谨客观的态度,将他们发现的有价值的东西编撰成书,倒也有利于对我国文物进行深入研究。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

原标题:豪捐6000件陶瓷背后的邱氏收藏“神话”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