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电信诈骗难侦破,诈骗分子有恃无恐
对于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分析道,市民防骗意识薄弱,再加上电信诈骗成功率高,且是暴利,进入这个领域的诈骗分子越来越多;另外因为是非接触性诈骗,通过一些缺乏监管的手机号进行诈骗,可以有效躲避追踪等。
某虚商平台相关负责人此前曾对中新网表示,虚商电信诈骗多,和其部分拦截能力缺失有关,这使虚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更多处于被动地位,比较难做到预先防范,及时处理。
上述平台相关负责人还对中新网表示,和三大运营商通过前3位数即可识别相比,虚商号码无法进行有效识别,管理上难度较大。
裴智勇也说道,虚商号码身份属性较弱,部分虚商号码很难追索到具体归属地及归属企业。他还说道,电信诈骗存在异地作案、资金快速转移、身份伪装等特点,这导致此类案件侦破非常困难,诈骗分子有恃无恐。
实名制号码还诈骗?或并非本人实名
在山东女孩徐佳佳遭到的这起诈骗事件中,25日,远特通信实名认证的微信公众号“远特信时空”发表声明称,“针对媒体在报道中提到的通信号码17185336302,经核查系我公司运营的通信号码,号码有完整的实名登记信息,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过实名制开卡流程完成用户登记的。”
实名制的号码还诈骗?有诈骗分子会傻到用自己实名制的号码诈骗吗?裴智勇透露,实际上,电信诈骗非常复杂,诈骗中有一个环节是“卡贩子”,这些“卡贩子”会在社会上用低价获取个人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或银行卡等信息,进而“实名”后诈骗。
陆兆华也提道,虽然手机实名制日趋规范,但诈骗分子也有相应的对抗方案,比如不法分子完全可以收集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居民身份证统一办理手机卡,然后再统一销售给诈骗分子等。
陆兆华还提到,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运营商或者虚商,对手机号码监管不够完善,实名制登记的环节不够严谨,这都有可能助长这类号码泛滥。
原标题:电信诈骗开学季盯上学生和家长 这些诈骗手法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