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暑期档收官,竟没有一部电影票房过10亿元。国产电影票房与去年同期相比缩水31.30亿元。
院线经理A说:“今年暑期档没有一部让人记忆深刻的电影,100部电影我只看了一部”。院线经理B说:“惨淡,没片子支撑,大家对暑期档很失望。”院线经理C说:“让我选烂片我真的选不出来,因为都很烂。”一位观众曾先生说:“感觉身体被掏空”……
“中国电影发行三剑客”之一的高军对每经影视记者直言:“有的投资方欲借某部电影想在这个暑期档狠狠捞一把,最终却血本无归,他们在电影这个行业就这样消失了”。
2016暑期档国产电影票房为什么陡降30多亿元、为什么所有保底影片全部溃败、为什么影评人集体评价这是一个烂片云集的档期?
每经影视记者独家专访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资深电影人士高军等诸多电影圈资深人士,深度剖析2016年暑期档失利原因。
暑期档票房降31亿:国产电影也像钢企产能太高尖端太少
结合艺恩智库数据以及豆瓣评分,每经影视记者统计发现,6月以来(6月1日~8月23日),国内院线一共上映了100 部电影,总票房合计105.36亿元。
而在100部电影中,绝大部分是国产电影,占到75部,国产电影的总票房仅为46.83亿元,艺恩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的总票房为78.13亿元,同比缩水31.30亿元。去年暑期前三甲《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暴风吸入超40亿元票房。
虽然对于票房大缩水,不少人将票补退潮作为最大借口。但从数据来看,今年暑期档影片质量不过关、烂片扎堆引发全民吐槽,才是不可回避的“遇冷”重大因素。
资深影评人茶水张在谈到今年暑期档的感受时说道:“感觉就是,目前的电影配不上暑期档三个字,有一种,我把你放到清华北大来温习读书,你却告诉我,我只想去蓝翔的感觉。”
今年走进院线的百部电影里,在豆瓣评分里超过6分以上的有31部,但在这31部电影里,有15部都是进口片,而国产片(不含中外合拍片)仅为13部。并且在这13部及格的电影里,内地与香港合作的电影表现突出,包括《寒战2》《使徒行者》和《三人行》,而纯内地制作、电影评分最高的是小众文艺片《路边野餐》,达7.7分,但该影片仅录得643万元票房。
更让人尴尬的是,今年暑期档大家默认烂片阵营里(5分以下)的44部电影,占到了百部院线电影四成以上的份额。并且从制作国别来看,按照艺恩智库显示,除了《我最好朋友的婚礼》是中美合拍片以外,其余43部尽数是国产制造,国产烂片几乎承包了整个暑期档。
在这些豆瓣评分5分以下的烂片中,国产恐怖片占据着明显的部分,包括《魔都凶音》《魔轮》等8部影片均是国产恐怖片,其中大部分的评分在3分以下。有网友在《筷仙》下面评价到:“都不好意思被别人发现我看了这部电影。”
国产青春片今年的口碑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今年囊括鲜肉的青春片却遭遇集体吐槽。
在国产电影整体失利的情况下,见缝插针挤进来的一些进口片表现如何?从观众认可度来看,《魔兽》《X战警:天启》《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包括本周上映的《谍影重重5》等好莱坞大片,仍然以7分以上的绝对优势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不过从票房来看,今年暑期档中进口片的票房还是明显逊于去年。
资深电影人高军对每经影视记者表示,经历十几年中国电影迅速增长,中国电影从今年4月开始,表现出了产能过剩的隐忧。现在每年立项注册的影片达三到四千部。“有点像煤矿和钢铁行业,产能太高,尖端产品太少。粗放式的制作方式,虚高的产能,真正能创造出票房的很有限。现在急需做的,是产能降下来,质量提上去。”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当年《一步之遥》首映后,全国影院经理连夜撤场次
观众体验是决定性因素,电影还是靠内容说话
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票房较去年明显下滑,类似于去年口碑传唱的爆款电影也并未出现,暑期档寒意背后是电影产业的整体“沦陷”。100部电影,105亿元票房,四成国产电影遭遇网友用脚投票,豆瓣评分不足5分。这些现象和数据背后,潜藏着什么?中国的电影是否在辉煌多年之后,如流星般短暂灿烂后便沉寂?
本周影视周刊,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刘嘉。若是深入电影行业多年的人一定对刘嘉不会陌生,她具有30多年电影发行公司、院线公司等主要业务岗位的工作经验,研究票房数据十余年,内地最早对外发布的票房数据就是由刘嘉整理统计的。她在电影业有着非常高的地位,获得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
此次每经影视记者与刘嘉的专访中,她提到:“很多人现在爱说大数据,我一点都不迷信大数据。我手上掌握的票房数据可能是比较全的,一直能追溯到1995年。数据后面都是有故事的,但数据本身不能完全代表成功或者失败。必须要弄明白它后面的一切,才能够了解产业发展的规律,或者说有什么经验教训。我通过研究这些,也慢慢悟出了一些电影的真实状况。”
原标题:院线经理高喊:2016暑期档全是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