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聚力“精准” 成都市援助甘孜州产业发展实践纪实

2016-08-28 08:03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杨金富拉着村民的手安慰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就给我们后来的同事们说,他们会协调解决。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厅里,展示着太阳谷种植的葡萄酿出的美酒。

无数实践表明,贫困地区要持久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作为基础。对口援藏,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2012年以来,在省委、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市在对甘孜州对口援建的实践中,聚力“精准”二字,积极寻找对口援藏扶贫的“钥匙”。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五年时间,甘孜州经济的自我“造血功能”正在逐渐增强,致富基因在萌芽;众多对口援建产业项目也在“雏形初现”中呈现出茁壮成长的态势。来自成都的援藏队伍和甘孜藏区同胞们一起,同心聚力发展产业,一起促进了甘孜藏区产业内部正在发生的可喜变化。

五年时间里,全市通过探索建立“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培训引导、补贴增收”四位一体就业增收长效机制,共确立援藏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2.78亿元。如金牛区援建“石渠县市政道路改造”项目、高新区援建德格县“中藏药材驯养基地”、双流区援助巴塘“种养专业合作社”项目,通过招工用人、股本分红、保底统购等形式拓宽当地农牧民增收渠道。

太阳谷种植的葡萄

酿出“法兰西”品质的美酒

具有“太阳谷”美丽名字的得荣县,是个极度干旱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308毫米,然而同期的蒸发量却足足是其8倍多,全年光照时间可达2000小时以上。世世代代的得荣人都以种植青稞为主,成都援藏队的到来,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农作物种植思路:种植品质优良的葡萄。

七月初的得荣县瓦卡村,金沙江边的河滩地里,一行行整齐的葡萄藤长到了半人高,葡萄架幼果垂挂、枝嫩叶茂,沐浴在太阳谷明媚的阳光之下,顺手摘下一串,满口酸。

“得荣年日照时间很长,而且土地含有多种矿物质,据说与法国波尔多的地理条件很相似。根据这种地理优势,我们决定协助当地种植优质葡萄。这种葡萄八月才真正成熟,到时再来,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葡萄,还有当季的美味葡萄酒。”青羊区(蒲江县)援藏工作队领队,挂职得荣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钟勋元介绍说。

在葡萄基地采访时,正好遇到正在辛勤劳作的瓦卡村村民中拥太姆和丈夫。自从青羊援藏工作队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实际,将酿酒葡萄产业作为瓦卡村支柱产业重点培育以来,中拥太姆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是靠种青稞和土豆维持一家六口的生活,年收入仅几千元,现在种植葡萄,同时地里再套种树椒、花生、蔬菜等作物,年收入节节攀升,早已过万。“以前只知道田里能种青稞,没想到种葡萄收入更多。而且我们想种葡萄,援藏工作组还会免费提供种苗、肥料、葡萄支架、技术。”经济条件好了,中拥太姆把大女儿送到了香格里拉县城读高中,她说,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有了文化,致富之路才能走得更宽广!

中拥太姆一家的生活变化是得荣县葡萄种植户的一个缩影。在青羊援建资金的带动下,通过技术支撑、产业扶持,得荣农牧民实现了自身“造血”。目前,全县种植酿酒葡萄共计5000余亩,2000余亩已经挂果,挂果区农牧民人均年增收约500元。同时着力在“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上下工夫,每个村还成立了专业技术队,实现专业合作经营模式,其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1个,葡萄种植专业技术服务队2个,辐射带动农户826户。建设酿酒葡萄作坊5家,打造了具有得荣特色的葡萄酒品牌“扎西尼玛龙”,远销成都、云南、江苏、广东、吉林等地,订单源源不断而来。

“在农牧民经济条件改观的前提下,买拖拉机农耕、买货车搞运输、买私家车提升品质的家庭越来越多,这都要感谢青羊援藏工作组,让得荣人享受到产业格局调整带来的福利。”得荣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常选战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的葡萄品种好,我们的葡萄酒和进口的法国葡萄酒品质不相上下。”

双流人的到来

圆了王大龙村村民多年的蔬菜产业梦

巴塘县王大龙村支部书记土登说:“村上想搞蔬菜产业想了很多年,但一直都不敢。”双流区(新津县)援藏工作队的到来,让这一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土登口中的“不敢”,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经验。这个位于藏区高山中的村子里,从来没人种过蔬菜。但援藏工作队却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潜力。

由于巴塘县的气候高寒、土壤相对瘠薄,蔬菜种植面积较小,全县90%的蔬菜都是从云南运过来的,新鲜蔬菜很是“抢手”。以南区海椒这个蔬菜品种为例,县城的菜市场里,刚上市时每公斤价格在22元到30元之间,上市高峰期也能达到每公斤近10元。“种蔬菜在这里很有致富空间。”援藏工作队领队杨金富说。而让土登望而却步的“高山蔬菜种植技术”,对背靠成都这一农业技术资源富集地的双流来说,并不是难事。

很快,援藏干部人才在村里启动了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并引进双流的农企对接模式,鼓励村民直接与企业展开直供合作。在双流的技术支持下,王大龙村建立起了蔬菜种植基地,并与旁边正在建设中的苏哇龙电站建立了农企对接关系。

“当季的白菜、莴笋一成熟就会直供给苏哇龙电站。”土登指着脚下的菜地说,“这个电站现在有1万多名工人,我们计划接下来将蔬菜基地扩大到200亩。”

与打造蔬菜产业同时进行的,还有针对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的“技改造血”,以及探索发展酸石榴产业的“经济林造血”。“王大龙村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2012年的3900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5960元。”杨金富介绍。

文旅融合

16集《寻美丹巴》助力 将美景搬到成都荧屏

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藏寨风情、独特的丹巴文化……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12年5月在成华区援建丹巴之初,就将旅游产业培育作为援建的重要内容。

2015年,成华区援藏干部人才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成丹巴县与成都电视台合作,实现两地新闻互播并开播《寻美丹巴》专题栏目。截至目前,《寻美丹巴》已播出16期,节目以体验互动的方式为观众展现丹巴美景、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等,深受广大观众关注和喜爱,有力提升丹巴知名度,有效推动了丹巴旅游发展。同时成华区以开发编写丹巴嘉绒藏区地方教材《丹巴嘉绒文化》为契机,加强丹巴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的挖掘宣传,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推进当地旅游全域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电视媒介为载体,积极宣传推广丹巴文化旅游资源和招商引资项目,是成华区对口援建丹巴的一次创新。据悉,成华区坚持以“旅游”为形、“文化”为魂,深度挖掘、传承和保护丹巴特有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5年来,成华区已累计投入685万元修建2400平方米的嘉绒文化展示中心;包装策划“嘉绒文化推广项目”,充分保护和展示丹巴民族特色及历史文化;成功举办“2013中国·四川丹巴嘉绒藏族风情节”;计划外安排资金83万元参加第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支持“东女国文化产业走廊项目”,扩大丹巴旅游影响力;促成丹巴原生态歌舞剧《东女神韵》在“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隆重上演、《舞动甘孜》在中央电视台大放异彩……

此外,成华区充分发挥援建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不断创新对口援助理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丹巴引来20多亿元社会资金注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援建资金效应放大近30倍,形成了政府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合力推进的援藏工作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除了帮助丹巴开发旅游资源外,成华区还结合藏区工作特点,协助其创新社会事务管理体制机制,为丹巴发展增强组织保障。“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我们建立了‘结对共建’制度,并选取桃蹊路街道、跳蹬河街道与丹巴县章古镇、革什扎乡开展‘结对共建’试点工作,将先进服务经验移植到丹巴县乡镇管理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两个街道分别投入20余万元建设打造了章古镇便民服务中心和革什扎乡便民服务中心。本报记者 赵荣昌 摄影 谢明刚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