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5年间 778名援藏干部打通幸福天路

2016-09-01 07:07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李仲祥帮助崃衣村修的“天路”

李仲祥帮助崃衣村修的“天路”

幸福,不同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但对于藏区人民来说,能够有一条畅通的路,是走向幸福之路上最重要的事。不仅仅是更容易走出去,这条幸福之路,能造福回家的游子,让他们更容易体会家庭的幸福。

2012年4月,四川省五年对口援藏工作启动,成都肩负起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的重任。12.21亿元援助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是输向甘孜的血液。

5年时间,778名干部人才分两批援助藏区,告别宜人的成都平原,来到高寒的川西高原,投入藏区建设的广阔天地。教育卫生等系统安排专业人才进藏工作2783人次。

“两年来,德格,以她人之善,景之美,情之切,接纳并感动着我;德格,以她民之贫,医之缺,师之艰,刺痛并激励着我……回望过去,止不住思绪万千。”高新区援藏队的张云说,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融入,从融入到热爱,藏区于她,早已是第二故乡。同样倾情奉献的,还有778名援藏干部,他们用责任和使命,在高原吟诵出一曲赞歌。

崃衣通村路

207人脱贫的生命线

“要致富,先修路”,对藏区而言,修路不仅意味着致富,更多意味着脱贫。一条路,是输血通道,也是生命通道。在高山峡谷中修天路的难度,远远超过平原。

崃衣山位于丹巴县巴底乡,海拔3000多米,相对高度上千米,山势陡峭。当地有这样一句话形容崃衣山的险要,“站在山脚下望崃衣山,帽子都要望落。”

山背后,拥有48户人家的崃衣村“隐居”在此。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与外界联系微弱,崃衣村成为丹巴县54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成华区(青白江区)援藏工作队成员李仲祥,作为37名队员中唯一挂职“第一书记”的援藏干部,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将天路修到了崃衣村口。8.5公里的通村路,成为崃衣村207人脱贫的生命线。

2015年9月,援藏刚满一年的李仲祥被任命为崃衣村第一书记,从县城调到村里,主抓村里的扶贫工作。第一次上山,李仲祥穿着雨靴一步一趔趄,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一定要给老乡修条好路。”上山后,他看着满身泥浆和村民期待的眼神,给自己定下了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

在多方努力下,今年3月,崭新的两车道公路在崃衣村口正式动工,并以每天300米的速度往山脚延伸。崃衣村的通村路长约8.5公里,在悬崖上盘旋上升,共52道弯,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泥沙滚滚的金川河。

道路动工后,李仲祥每个月有一半时间住在村子里,督促道路的修建。中午,和老乡在一口锅里吃饭,晚上,和老乡在一张床上睡觉。走在村子里,老乡们都走过来打招呼,对他说声“辛苦了——”他总能准确叫出老乡的名字来回应。

“援藏工作结束,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这条路,想亲眼看着通村路贯通。”李仲祥告诉记者他的援藏心愿。

两次生病,

两次回归为了援藏使命

“援到实处留真情”,这是温江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启华对自己援藏经历的总结。短短一年的援藏生涯,他用肤色的变化无声地诉说了一片忠贞无悔的援藏情。

2015年4月20日晚10时许,刚加完班准备离开办公室时,他感到一阵眩晕,跌倒在冰冷的地板上,在场的同事赶紧把他扶起,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经初步诊断,因病毒性感冒未及时治疗,加之长期的高寒缺氧、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这位七尺男儿有些挺不住了,出现短暂昏迷,情况十分危急。

“马上安排车辆,以最快速度把孙部长安全送出去”看着他苍白的脸庞、乌黑的嘴唇,在场的每一名干部和医务人员都心痛无比。

就这样,孙部长迷迷糊糊地在车上颠簸了16个小时,连夜被送至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经诊断他患上了高原性肺水肿,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在医院的十多天里,他几乎每天要给援藏工作队、色达援藏办打若干个电话,始终放不下亲手经办的具体工作。病愈后,他又立刻回到了色达,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但是,得过肺水肿的人在短时间回到高原,复发可能性很大,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就在回到色达的第三天,孙启华又出现了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医院专家多次诊断,发现他的身体状况不再适应高原环境,提出了“终止援藏”的建议。

“启华,你身体都这样了,就不上去了嘛,何必呢?”同事纷纷劝他。

“爸爸,你就回来嘛,我舍不得你呀。”得知他病情的女儿苦苦挽留。

“我们都觉得你还是考虑清楚,要不就以重大事项报州委组织部,不援藏了嘛。”援藏工作队的领导做着思想工作。

不顾家人的哀求、同事的劝告,孙启华坚持回到色达,继续援藏征途。“两次生病、两次回归,我不想当援藏英雄,也不想树伟大政绩,为的就是一句援藏承诺,为的是一身援藏使命。”他说。

坚持家访

带受伤藏族儿童

来蓉就医

在别人眼里,34岁的张力耕已有着7年副校长经历,是青羊区最年轻的中学副校长,前途可谓是一路坦荡。当他主动申请到藏区工作时,朋友和同事都深感不解,“干嘛放着好好的校长不做,跑去那么偏远的地方当援藏老师?还一去两年?”“在成都有那么安逸的生活,你去藏区不是自找苦吃吗?”

面对这些疑惑,张力耕始终对自己说:“我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只想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2014年8月,张力耕同志随第三批青蒲援藏工作队赴藏区得荣县开展为期两年的援藏工作。虽然被安排在县教育局工作,但他仍然利用周末时间和支教老师们一起去山里对学生进行家访,“这样才更像一名教师,心才能和藏区的孩子贴得更紧。”

得知得荣县古学乡中心校一名五年级小学生单珍泽仁手肘骨折,却因医疗条件差导致几个月后仍未康复,还有留下终身残疾隐患时,他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在青蒲对口援得工作队领队钟勋元同志的帮助下,积极协调青羊区成都第一骨科医院,带着这对藏族父子到青羊区就医,细心地给他们安排好住院治疗期间的生活起居。

经过两个多月积极的治疗,小泽仁康复。在送小泽仁和父亲回家过年登上飞机前,看着活蹦乱跳的小泽仁,泽仁父亲真诚地双手合十,不停重复着:“谢谢了,老师!”在张力耕的帮助下,小泽仁还得到了“新梦想教育基金”的资助。如今,小泽仁正努力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着。

记者 钟茜妮 摄影 刘海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