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北京景区涂鸦主角现身致歉 刷的是存在感?(2)

2016-09-18 07:35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史建婷

难以理解 “都在骂,给游客丢人了”

记者联系到了房山区黄山店村高主任,对于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是否向旅游委提出处理意见,他表示村里还需要再商量一下。

据高主任介绍,这么多年来头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去处理时其他游客也很愤慨,都在骂,给游客丢人了。”他介绍,这次涂鸦涂抹的都是山上的重点景观,都是一些标志性的石头,平时都是很受游客欢迎的人气景点。此外,涂抹面积比较大,一个字体往往有30厘米长。“上山检查时我比对了一下,比手掌还大”。另外,涂抹分布广,一共涂抹了13处。最麻烦的是,“这次用的是涂鸦的材料,渗透性极强,加上那些石头也风吹日晒,风化严重,渗透到里面很难处理。”

他前天又带人去房山区买了其他的化学材料,“到各种店里问的,好几公斤材料,今天带回来准备明天上山再试试,目前没有最佳方案,还得一种一种试试看怎样有效。”

旅游景点被游客破坏,近年来时有发生,如何防范,却让高主任头疼。

“之前我们这里有两三名专员,都是村民,专门负责在山上巡逻,但是这边的山就有两千亩,两三个人不可能全部看得住。”据他介绍,这次涂鸦就是和看护人员打游击战,在看护人员巡逻间隙进行破坏。“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以后一是增加人力,巡山的人员起码增加一倍。另一个就是在山上计划竖一些警示牌,也只能这样了。”

高主任最后还是难掩愤慨:“我们集中精力搞这片儿的旅游好几年了,突然有个这样的游客搞破坏,我们也希望社会各方能多呼吁,提高游客素质,这是根本解决方法。”

深入追问 “存在感”如何释放?

景区留名者自称“留个念想”,而这类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这其中固然有着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健全、制度不落实等方面的原因,但这只是“标”,而不是“本”。追根溯源,实际存在着较为深刻的心理动因。

人们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难免会感慨白驹过隙、生命苍茫;在欣赏名山大川的辽阔、宏伟时,往往会感叹人类自身的渺小与脆弱。此时,人们自身的“存在感”被削弱,容易引起潜意识层面的惶恐、焦虑、不安。

为了对抗、削减这些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们会“无意识”地启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维持内心平衡。此时,“到此一游”者们就会采用各种张扬的、破坏性的方式来彰显存在感,对抗焦虑。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反向形成”,就是将内心的冲突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著名心理专家宗春山表示,喜欢刻画留言的人,一般自我存在感和自我认同感较低,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不足,因此以这种方式表明自我的存在,有“我刻故我在”的意思。乱刻字也是一种变相的占有欲,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宗春山认为,在制止游人乱留字的同时,还应进行疏导,比如在旅游景点设置一些留言墙、爱心锁,或提供可以签名留言的纪念品等,以满足这些人的心理,满足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步播报

北京市旅游委:

涂鸦等不文明行为或被列入信用记录

记者从北京市旅游委了解到,对于被曝光的游客不文明行为,景区和属地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核实,若情况属实,将根据现行旅游法规和条例对其进行处理,北京市正在制订《旅游不文明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未来此类游客不文明行为将被列入信用记录,并对外公示。

今年5月底,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确定将游客九类行为纳入“黑名单”。

截至今年9月,纳入全国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人共有20个。其中,今年2月谩骂游客的北京导游王瑶是全国首个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旅游从业人员。此外,根据新的《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游客如果存在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未来乘坐航班或出境旅游可能会受限。

据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等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