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浙江苏村滑坡事故:政府曾动员搬迁 仅4户搬家(2)

2016-09-30 07:41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马兰

已转移的父母又回村了

滑坡发生时,山脚下每个人做出的不同选择与此后的境遇联系在了一起。

当轰隆隆的响声传来,陈鹏的嫂子没有迈开步子,她想躲进自家盖在院里的厕所,也许就能避过这场意外。但墙壁没能拦住泥土,陈鹏的嫂子被砸在下面,后被人们挖出送医治疗。

一位孕妇被困在急流当中,幸而死死抓住了别人伸过来的树枝,最终才被救援部队发现也送往了医院。

参加救援的丽水市中心医院医务工作者郑荣宗,在晚上9点40分见到了被送到遂昌县人民医院急诊室的这名孕妇。

陆陆续续地,郑荣宗知道了她的受灾经过:一家人刚坐下吃晚饭,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把她的公公、婆婆及女儿毫不留情地冲走(此时仍失联),她在冲移的过程中抓住可能借助的物体,凭借毅力靠一支毛竹,爬出灾区被救援队救起。郑荣宗发现她的左下肢伤势严重。

陈鹏庆幸自己跑向东面的选择,那是逃脱滑坡区域最快的路径。一些友邻本比自己住得离山体更远,但选择跑向了相反的方向,至今没有他们的音信。

28日傍晚,在杭州工作的小傅接到了在老家工作的同学的电话,“你家那边出事了。”

当天上午,小傅才和父母通过电话,他知道降雨可能给故乡带来的隐患,当听父母说已被转移到了苏村安全的区域后,才安心了不少。

只是滑坡发生后,同学带来了翻转的消息:因不想给安置他们的人家添麻烦,生性善良的小傅父母在傍晚时又返回了村里生火做饭。

回程路上,小傅看着一张张现场传回的图片,他靠着一棵还露在外面的树做参照,首先找到了外公坟墓的位置,继而又推断出自家的房子已被埋在了土堆之下。小傅再拨父母的电话,依旧无法接通。

像村中大多数人一样,十多年前小傅和哥哥就已外出谋生,只留下父母在老家务农。今年上半年,因担心父母的身体,他曾一直留在家里,最后还是父母劝慰:“不用担心我们,出去闯你的吧。”

一场滑坡与父母失联将兄弟二人拉回了故乡,哥哥白天徒步进入了滑坡现场,往回几个小时的路程过后,除了已辨不清方位的土堆,并没带回更多让人宽慰的消息。

有人开解小傅,房屋倒塌的墙壁也许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兴许能起到庇护两位老人的作用。小傅听罢摇了摇头,对于自家那土制的老宅,这样的可能微乎其微。

只有4户居民为避险搬迁

苏村距离遂昌县城37公里,地处浙江遂昌、龙游、金华三县交界处的山区,全村共有村民700余人,三分之一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妇女。

2013年至2015年的《遂昌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显示,遂昌县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为43个。2014年遂昌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为1743人。2015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889人。

遂昌县政府官网资料显示,2014年遂昌县完成地质灾害避让搬迁150户466人。

对此,县国土资源局矿管科科长王雨民的解释是2015年“不稳定斜坡”作为新项目被列入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名目,隐患点的变化导致受威胁人数变多。

发生滑坡的山体被当地百姓称为“破崩(左石右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该处山体经常有石头滑落。

苏村的海拔高度为320米,而“破崩(左石右玄)”的海拔高度为720米,整体落差接近400米,坡度约为35度到40度。

王雨民表示:“这么大坡度的山坡,根本无法做护坡治理工程。”而以前居民离山体比较远,但50多年以来,随着人口增加,有村民开始到坡上居住。因此目前最好的办法只有将隐患区的居民搬迁走,其次是加强地质监控。

然而,政府曾经多次试图动员居民搬迁到安全区域,并提供了新房供村民入住,但是接受动员的村民并不多。“近几年来,苏村当地在我们动员下搬迁走的居民只有4户。”

搬不搬迁与花销直接相关

在小傅的印象中,家乡背后山体上松动的痕迹是在近十年来才明显增加。他将此与植被的减少,以及附近车辆通行的增多联系在一起。苏村的人们已经习惯,当雨水冲刷过后,山坡不时滚落下几方石块。

多位苏村当地村民向北青报记者证实,近两三年来政府工作人员确曾多次来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家中劝说搬迁,采取的方式是村镇两级工作人员逐户做工作,所涉及的民居约30户左右,这也与此次滑坡被掩埋的民居数量基本相同。

但与之相对的是,位于搬迁区域的居民,至今仅有4户人家成行。究其原因,多与居住条件和搬迁的花销有关。

陈鹏并不讳言,即使离存在隐患的山体较近,他也不愿离开自家才建成不久的小楼。这是陈鹏与妻子、儿子在外辛苦打拼多年,所累积成果的象征。小楼各种装潢陈设,加上新购置的家具、电器花费了30多万元。

老苏同样给出了经济方面的理由。据他所说,在搬迁问题上,政府方面给出的补助条件是每人5000元左右,这与再盖起一套新居所需的花费相差不少。同时,在隐患区域内的民居更加向阳,尤其寒冷的冬天,这更成了一项难以割舍的条件。

相比之下,年轻后辈们对山体存在的隐患看得更重,老苏最后是在儿子的劝说下,自费盖起了新居,老宅仅做储物之用。

而小傅家原本已在老宅旁垒起了新的围墙,但营造新居的工程最终也停了下来。小傅希望能够等到搬迁条件进一步落实后,带着父母住到安全的区域内。

遂昌村民不愿搬迁现象普遍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面对整体搬迁或部分村民搬迁,不少村民都有顾虑。

依据遂昌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体系一览表,北青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妙高街道东丈村、垵口乡小岩村下岙、焦滩乡前山村下蓬、高坪乡箍桶丘村、三仁乡上簟村、金竹镇塘岭村、金竹镇岭坑村、石练镇大茂坑村8个预防监测点的负责人。

高坪乡箍桶丘村监测预防员张传荣说,2015年,箍桶丘村向上面申请加入地质灾害搬迁项目,获批后新建的小区预计2017年开工。张传荣说,房子需要村民自己垫钱来盖,每个人可以获得2000元到3000元的补助,但这远低于盖房的成本,出于经济因素,一些村民对搬迁心存顾虑。

三仁乡上簟村监测预防员罗小海称,村子2014年已被列入搬迁计划,“土地已经征好,但还未动工。”罗小海说,“每个村民可以获得8600元的补贴,而盖房成本大概需要25万到30万,一些人觉得缺钱,而且觉得老房子住习惯了,不愿意搬走。”

金竹镇塘岭村监测预防员傅代宗说,塘岭村并未列入搬迁项目,但对住在地质灾害点的部分群众,政府建议搬迁,但一些人坚持不愿离开。

金竹镇岭坑村监测预防员吴夏林表示,2011年村里也规划过搬迁,但没有政府补贴,村里资金有限,“只搬了四五户过去,还剩下6户人家。”

夜幕降临后的灾民安置点

夜幕降临,镇上的小礼堂被用作了暂时的灾民安置点,刚摆上来的晚餐七八个盘子,已算得上丰盛,但大半的饭菜都没人动过。

人们更愿意盯着电视机画面,上面播放着灾情的最新消息。一位父亲止住了身旁儿子的吵闹,镜头正转向医院病房内,苏村一位获救老人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了其中。

老苏一度以为,村子族谱里记载的宋代一块巨石落下的灾祸,自己不会再次看到。他曾盯着半山腰一块大石头看了很久,以为见证这石块落下应该是下一代苏村人的事情了。

如今变故再次发生,躺在安置点的床上,老苏突然想起了那些晾晒在老宅的稻谷。他本想等雨水过后,再经过一个艳阳天,就收拾起来、当作家人来年的口粮。

小傅的心绪越来越混乱,他在朋友圈里写道:“有一种爱叫珍惜,爸爸妈妈好想你们。”下个月本是小傅哥哥婚礼的日子,他自己也被父母唠叨着快些成家。

如今他开始害怕,这份劳叨再不会在耳边响起。

原标题:苏村山体滑坡:征兆出现在前一天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