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中国综艺“买买买”的时代结束 原创正在路上(组图)

2016-10-04 08:2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史建婷

▲《熟悉的味道》借用美食为明星圆梦

▲《我们来了》请来刘嘉玲等8位女神

▲孙建弘在《笑傲帮》中

猴年的文娱圈依然喧嚣热闹的背后,已然潜藏着新的困局——电影票房不再像去年那样高歌猛进,电视综艺数目众多却原创匮乏,电视剧天价片酬痼疾未解又来了小鲜肉当道的新问题……

困局如何解?十一长假,我们推出“文娱解局”系列,让您在喜庆之余,既看热闹,也窥门道。

没想到,今年的第二季度竟成了引进模式最后的狂欢。今年6月,广电总局突然放出大招——《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同一档真人秀节目,原则上一年内只播出一季”,“黄金档引进节目每年不得超过两档”,“每年新引进节目不超过一档”,“‘中外联合开发’必须中方取得完全知识产权”……这份史上管控最细的条例,意味着中国综艺“买买买”的时代就此终结。

但是,原创模式究竟难在哪?为什么中国电视人都热衷于舶来品?中国的综艺荧屏是否从此“变天”了?哪些领域和题材有扛起“中国原创”大旗的潜力?

▲困局▲ 引进模式,确实到了退场的时刻

禁令之前,中国综艺的“现象级”一向是引进版权的天下:《中国好声音》颠覆了选秀的传统,导师求着学员翻牌;《我是歌手》打破了王不见王的铁律,“秀”出了音乐人的才情;《爸爸去哪儿》直面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父爱,父子互动引发全民讨论;《奔跑吧兄弟》甩掉了国内明星的偶像包袱,释放出快乐的力量……

然而,几个赛季的长跑下来,原来的惊艳变成了套路:“好声音”,话题的中心永远是导师,学员成了“路人甲”;“我是歌手”,大牌开始畏惧pk,谁被力保谁是“一场游”,命运早已确定;“爸爸去哪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上了节目能带来多少收益;“跑男”们游戏越来越不走心,还闯入博物馆撕名牌,快乐变成撒野……当国内团队原创能力尚不足以创造“中国芯”,替换消耗殆尽的进口引擎时,曾经的“现象级”逐渐归于沉寂。

▲复盘▲

原创模式没有成功先例

难获卫视总监“芳心”

那么,为什么其他引进节目没有后来居上?原因很多,其中一条的经验之论是,达到“现象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合家欢”类型——收视人口足够庞大;二,大片气质——模式名气大,明星人气高,而且制作足够精良;三,节目内容“有意思”之外必须“有意义”,寓教于乐才能掀起社会话题。能做到这三点,真的很难。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以往引进模式能轮番坐庄,也是占了国内市场不成熟的便宜,审美、价值观全靠国外指导国内。几年之后,国内气候渐成,当国内观众的价值取向与收视习惯,开始主导娱乐节目的走向和未来时,引进版权必然也要让位于完全原创的中国制作。

有人说,“限外令”相当于电影界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通过行政干预驱逐外界选手,为本国选手赢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政策其实有利有弊,益处在于强行为“剁手”,彻底断了制作人买买买的念想,弊端在于揠苗助长,造成“中国原创”虚胖。

解决弊端,必须了解“限外令”之前,中国制作人们为什么宁做海外模式的搬运工也不愿自主原创?对此,从深圳卫视离职自办日月星光传媒的易骅曾有一番解释,“去电视台交提案有两个感受:一是曾经在海外成功的模式获批比较容易,二是执行的过程中没有成功先例来改造的原创,过程非常非常艰难。模式节目一放PPT,把海外的数据一说就很容易得到认可,但如果你是拿着原创模式,在日理万机的卫视总监面前,用短短10分钟抓住他的心,难度太大了。”

▲解局▲

原创模式

比爆款更重要的是中国内涵

不过,“中国原创”势必要扛起综艺大旗。而在今年的前三季度中,确实有几档原创节目让人印象深刻。论表现,他们未必惊艳,但在模式构建上,他们打稳了根基,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国内综艺容易跟风,但在不断变换的风潮下,能在一个方向上持续发力、精耕细作的电视台目前只有东方卫视。他们用《生活大爆笑》插下大旗,靠《笑傲江湖》招兵、以《欢乐喜剧人》选将,又在二者之间搭起《笑傲帮》。相比前两者,这档节目更有意义,它兑现了此前若干综艺选秀的诺言,将喜剧素人们汇集在一起,为其提供专业的训练和剧本打磨,一手扶持他们成为喜剧明星。而东方卫视的作为也让中国制作人们看到,喜剧综艺确实大有可为。

浙江卫视的《熟悉的味道》则借用美食为明星圆梦。圆梦类节目其实一直是中国综艺的保留品种,但《熟悉的味道》突破点在于要做“星素结合”,要基于明星自己最真实的经历,基于他和感谢对象的关系去策划这份惊喜。其他户外真人秀惯有的娱乐环节,这档节目基本没有。据说节目组也曾想给嘉宾设置障碍,比如让他们先断食24小时,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去做饭、送惊喜。幸好,他们最终放弃了这种安排,避免了让圆梦流于形式。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档节目中,明星出力明显多于其他节目,从主题创意、到选定感恩对象、到策划惊喜,都需要他们自己亲力亲为。比如冯小刚,他提议让自己的女儿朵儿,跟教了徐帆七年表演的王老师学几招,“两人一起做表演,一定会让徐帆感动到不行。”此外,把王老师从上海接到北京参与录制等等事情,也都由他一人搞定。

到目前为止,湖南卫视今年还没有综艺“爆款”。但正在播出的《我们来了》却是户外竞技真人秀中的一股清流:其他节目为邀请男神打破了头,《我们来了》却另辟蹊径祭出了八位女神;其他节目游戏难度上天入地,艺人们苦不堪言,观众提心吊胆,《我们来了》则是猜拳、斗嘴、考记忆力,女神秒变“女神经病”,这种反差让人乐不可支。那种有点琐碎的小女人的情谊其实挺可爱、挺有趣。

除此之外,这档节目更让人领悟到“美”其实是件高难度的事业。比如第二期女星走T台,都说演艺事业是“上天赏饭”,可一上台你就知道,不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别说走猫步,就连一双“恨天高”你都驾驭不了。被包裹在筒裙中的赵雅芝,虽然只能半步半步的挪,却必须挪得优雅、挪得仪态万方。此外,节目组透露,这档节目中每位明星的化妆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再除去节目录制和彩排,明星休息的时间只有一到两个小时。为了能让自己的工作人员休息,节目间隙,赵雅芝甚至会一直坐在凳子上,保证自己的妆颜不乱。了解了这些辛苦,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明知出头不易,还有那么多人飞蛾投火般投身其间,只因为站上舞台的那一刻光芒太耀眼,让人无法抗拒。

山西卫视打造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则让这家长期处于观众视野之外的小卫视怒刷存在感。有人认为,这档节目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在于山西领导层的强力推动,以及11位市长、书记的积极参与。但除却以上的外力因素,这档节目在模式方面其实非常可圈可点。《人说山西好风光》定位为旅游推荐竞演类节目,无论开场的短片、市长、书记的演讲还是其后的舞台表演,指向并无偏差,所以节目的核心立得住;另外,即便书记、市长PK只能玩一季,这档节目明年仍能继续,正如山西卫视总监陶亿笑所言“还可以比各城市的导游、深度游的驴友……”

这种节目也许也为中小卫视的转型提供了思路。几乎所有人都在唱衰电视台,但从收视人群和营收方面考量,真正掉队的是四大卫视之外的二线、三线电视台。购买顶级电视剧,他们没钱;制作大型真人秀,他们没实力。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他们也许并不需要和一线火拼全国市场,他们也许只需要服务好本地观众。

三年以前,《爸爸去哪儿》的出品公司韩国JTBC公司文化事业总部部长丁一薰来华。有人提问,“中韩观众欣赏口味有何不同?”丁一薰回答,“我一直觉得‘中国观众’这个概念并不确切,中国太大了,接近14亿观众,从北到南口味差异特别大,如果每家电视台都能‘定制’,中国的节目一定是非常有个性而且种类会非常丰富,从各个电视台角度来讲也减少了矛盾,增加了良性竞争……”中小卫视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是时候调整自己的人生轨迹了。

▲点局▲

中国原创需要政策保护 更需要试错空间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群雄逐鹿,片片“蓝海”已经杀成“红海”。同时,这也是一个机会遍地的时代,自出创新大有可为的时代。《笑傲帮》、《熟悉的味道》、《我们来了》、《人说山西好风光》都从别人并不看好、或者弃之无用的红海中开发出新的蓝海。这种创意深耕、向本土文化要灵感也许就是“中国原创”的发展之路。

为何原创模式与引进模式同台竞争少有胜绩,原因在于引进模式已经被之前其他几十个国家验证过可以成功,而且有图(样片)有真相(数据),而原创模式除了理念,其他几乎一片空白,你的理念能不能变成可执行的节目模式,不知道!邀请的明星能不能完成角色设定,不知道!制作能力能不能传达你的价值观,不知道!你用什么证明你能成功,仍然不知道!这种一问三不知的中国原创,难怪电视台主管们没有勇气“为你疯狂为你痴”。

如何来破解想创新却缺乏试错平台这一难题?也许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同行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把凌晨1点的时段拿出来专门做实验,如果你达标了,就放到傍晚档,如果继续达标就放到黄金档。

其实,原创的过程本身就是试错的过程。相比于单纯地政策保护,中国制作人们也许更加需要合理的试错机制,保证我们一直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通过竞争积累经验,最终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

原标题:电视综艺:中国原创在路上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