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救援有何优势?
飞机转运避免遭遇二次伤害
那么飞机救援有什么样的优势呢?成都地区一位资深救援医生表示,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飞机转运患者伤员速度、数量上都占优势,平均速度快过救护车3倍,一次性转运伤病员多4倍;安全性方面,对于手腿骨折、腰椎受伤等伤患,飞机转运能更好地避免转运途中遭遇二次伤害。
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杨永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以心肌梗死患者为例,90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过,患者的存活率将大打折扣,如果能通过空中救援缩短送医时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有效救治,对患者当然是好事。
现状
每年全川66万个院前急救 约5%有航空救援的需求
“空中救援的需求肯定是存在的。”省急救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康表示,空中救援是陆路救援的另一种延伸,在山区高原地区为主的四川旅游环线用途非常大。航空救援目前主要分为直升机和固定翼两种,但因为成本太高,普通的老百姓却是也很难接受,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一般是社会政府牵头,医院、航空公司、停机坪公司还有保险公司一起整合设计一种社会型航空急救保险,每一个普通百姓都可以参与其中,价格自然也会更低。
“欧洲很多国家和中国部分先进地区已有成熟的航空救援,而这对成都急救来说尚属空白,目前我们也是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根据十三五规划,我们也要建立一支航空救援医疗队伍。”
据统计,全省去年一年总共有66万个院前急救,根据距离和时间效率测算,5%-10%可以涉及到航空急救进行长途转运,在偏远地区如果发生事故的100-200公里范围内没有医疗资源做支撑,从时间效率来说超过院前急救60分钟的都有可能进入航空急救的范畴。
而目前国家和省市对发展航空医疗救援送来政策“东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38号文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航空医疗救援。今年5月25日四川省航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德阳广汉市召开。航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三五”应急规划,“建立立体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人口众多、灾难事故多发的省情,迫切需要建立航空医学救援体系,未来每个市州都要设立救援停机坪。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航空救援模式,成都部分医疗机构已经看到其发展前景,有的甚至提前作了规划。例如,成都军区总医院新大楼停机坪就已经修建。
而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发现,成都也有过通过直升机救援的先例,2014年9月25日下午2:30,一架贝尔407直升机降落在成都龙泉驿区洛带机场,一位年近8旬的老太太被抬下飞机。这是一位高龄危重病人,因突发脑梗塞,并伴随冠心病、肺部感染,从安岳县人民医院紧急转院至成都。随后有报道称,这架直升机属于安岳县一位富豪,他此举是为了让病危老乡得到及时治疗。不过,那次空中救援也暴露出问题:因为成都的医院没有停机坪,飞机只能降落在洛带,再由120救护车转至医院。
而多位采访对象表示,推动空中救援工作开展仅靠医院、航空公司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协调空管、保险等行业,需要政府全面布局。比如成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来整合航空公司、医院、停机坪的各方资源。
记者|胡沛
摄影|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