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四川成都,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接受记者专访。
随着“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战略的提出,如何建设应用型大学,普通本科高校如何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10月28日-30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代表600余人共聚一堂,就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方式、评估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等展开热烈讨论。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表示,最新统计数据,全国拥有新建本科院校543所,占全国本科院校45%。把这批学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要坚持以应用为本,对焦需求,聚焦服务,瞄准地方经济和企业需求,找准办学定位。
在闭幕式上,来自全国219所新建本科院校还发起《成都共识》。
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将向应用型转变
1999年以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它们因组建时间短,实施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通常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201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向应用型转变。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有543所,加上独立学院则有684所,占到了本科院校总数一半。大批新建本科院校的涌现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张大良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存在办学实力不强,发展目标不清晰、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川内新建本科院校超过本科总数一半
据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赵振铣介绍,目前四川省共有普通高校109所,本科院校51所,其中,2000年以后新建31所,超过本科院校数的一半,它们挑起了“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的大梁。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表示,硬件、师资、评价机制为其攻克的关键环节。吴岩认为,硬件基本合格,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硬件建设方面,新建本科院校面临挑战,而在一些偏远地区,还面临严峻挑战。”吴岩认为,硬件基本合格,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他指出,四川新建本科院校师资数量多、学历高,但师资结构“两头大,中间小”。“30岁以下教师占比大,老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无法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川内一些民办学校60岁以上老教师过半,其教学方法滞后,知识更新空间少,以及缺乏精力体力。”而恰恰这类学校需要的年富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偏少。此外,吴岩还谈到川内高校本科教学课程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多数学校还在沿用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人才
现阶段,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要在新型上下功夫。张大良指出,首先要做好学术专业一体化发展,加强自身优势、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跟踪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产业链,增设创新创业类专业,办好信息消费、旅游、体育、家政、中医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专业链要与产业链对接,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育人,可以建立以企业名字命名的学院,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同时,还要深化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模式改革。以项目驱动学习,把企业员工培训内容嵌入教学实践中;加强紧密对接企业资源建设,确保学生实践实训时间占到总学时30%,累计满一学年等。
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学校之一,成都工业学院校长严余松认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地方、行业需求,必须要找准自己的特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产教融合的接口。“办应用型大学,光靠学校本身不行,行业、企业也必须参与其中,成为办学的主体。”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晓蓓摄影雷远东杨涛
原标题:全国2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发布《成都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