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应对办学压力最大的2021年
针对以上发现,本研究就“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如何进行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在园幼儿规模变动趋势,避免盲目配置教育资源
“全面二孩”政策新增的出生人口,3年后将逐渐进入学前教育阶段。所以,学前教育面临的压力是基础教育中最紧迫和急切的,必须密切关注未来几年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情况,做好学前教育阶段的应对措施。
根据预测显示,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开始大幅度增长,到2021年达到顶峰,成为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压力最大的一年。2016年~2021年,“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作用效果明显,应在2021年到来之前的5年多,理性扩充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容纳能力与教育服务能力,保障适龄幼儿入学权利。在这一阶段,重点是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增加学前教育就学机会,但不应忽视对学前教育办学质量的保障。在2021年之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引起的适龄幼儿入学高峰逐渐从学前教育转移到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量开始减少。也就是说,2021年~2035年间,“全面二孩”政策作用效果开始减弱,所以就不应再继续盲目扩充学前教育资源,而是在按照2021年教育资源需求进行配置的基础上,转而以提高学前教育办学质量为侧重点。在这一阶段,由于前一阶段的补充,学前教育硬件资源较为充足,可以进一步从提升办学理念、教师素养等软件资源入手,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向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方向迈进。
(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分担“全面二孩”政策产生的压力
预测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后,的确会在一定时期内对学前教育的承载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但在进行大力扩充学前教育资源之前,需要对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理性分析。
其中,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背景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低生育率、少子化等突出的人口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影响。分析《1998-2014年教育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发现,在“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数在逐年减少,不少义务教育学校面临着招不到学生的困境。也就是说,由于学前教育是教育领域首先受到“全面二孩”政策影响的学段,在“全面二孩”政策引起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扩大、教育资源不足的时候,义务教育却面临着学生人数减少、教育资源过剩的问题。
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的确需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承载能力。但是,为了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内带来的冲击,可以从教育全局出发,整合其他学段的现有教育资源,共同分担“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参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对撤并、学生过多外迁或急速扩容等原因产生的过剩办学场地、校舍和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另一方面,通过举办附属幼儿园等方式,鼓励其他学段的教育资源投入学前教育,分担学前教育办学压力。
(三)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确保学前教育师资质量
根据预测,学前师资目前存在巨大缺口,而且教师不足问题相比学前教育园舍不够和经费不够等问题更加突出。原因在于,园舍建筑不足或者经费不足等问题出现之后,可以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就可以得到补充,但教师的培养和补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个培养过程大约需要3~4年时间(专科3年,本科4年),而如果从2016年算起,第一届为了“全面二孩”政策而招收的学前教育师范生最快能在3年以后进入学前教育一线,刚好遇到“全面二孩”政策第一年出生的儿童进入学前教育阶段。所以,目前积极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是必要的。
不过,在补充学前教育师资的时候,必须以保证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为前提。制定或完善学前教师准入制度,着重对师德师风进行考察;加强学前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提高学前教师教学和保育质量。
总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短期内引起出生人口和学前教育学生数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惯性作用,未来学前教育学生规模将仍会缩小。所以,对学前教育而言,未来将面临前期教育资源短缺,在大力投入之后又由于教育资源需求减少引起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将很难避免,并成为制约和影响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对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和学前教育办学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策略。在前期进行学前教育资源扩充时,充分利用现有闲置教育资源,逐步逐年调整和配置所需教育资源。在后期则应抓住学前教育资源充足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办学质量,走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发展道路。
(李玲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教授,杨顺光、张兵娟、殷新为该所硕士研究生;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自《学前教育研究》,有删节)
编者:我们希望这里是真正的圆桌会议,尽量接近理性,尽量远离口水,尽量富于建设性,谈论那些从胎教开始就争论不休的教育问题。为此, 我们拉出一张“教育圆桌”。
原标题:二孩时代防“幼儿园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