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一则英国博物馆收藏中国校服的新闻刷爆微信朋友圈。时隔半年,成都商报特约在英留学的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博专家”秦晴再度探访世界最大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借着探访机会,她采访了该馆中国藏品部研究员陆于平博士,了解到,博物馆竟然还收藏了一只1965年产自四川的泡菜坛子。除此而外,还收藏了1935年产自成都的一套银质餐具。
故事//
一套成都餐具
见证一段英国爱情故事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英文名字为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是世界上最具品味、馆藏最为丰富的艺术和设计类博物馆,同类型的设计艺术博物馆中,它位居世界第一。而饮食文化成为V&A博物馆中国厅的开篇板块。陆于平博士介绍说,中国的餐具包罗万象,从最常见的瓷器到古老的青铜器甚至金银,无所不有。在展厅里,一把标注为“产地成都”的雕花银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为了一探究竟,陆于平博士带领成都商报特约记者在仓库里找到了一对镂空雕花烛台、两对掐丝平填餐碟和一只竹节双耳龙纹玻璃银甜品碗等餐具。这套制作于1935年的餐具带有典型四川银花掐丝工艺特点,底部刻有成都、丽生、纹银等款识,是成都外销银器中的精品。
上世纪30年代,年轻的英国海军战舰军官Lieut Tom Marchant驻守重庆,在那里他结识并迎娶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一个出生在中国的苏格兰女孩儿Robina Bookless。二人的婚礼上,友人送来这套出自晚清著名银楼的餐具作为贺礼。带着珍贵的中国记忆,这套餐具后来随着Marchant夫妇辗转世界各地。后来Marchant夫妇先后去世,为避免睹物思人,Marchant先生第二任妻子Pamela Marchant夫人主动将这套餐具捐赠给了V&A博物馆。陆于平博士告诉成都商报特约记者,在英国人看来,如此繁复的造型设计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异曲同工,但更加具有东方意蕴的朴实和平衡的美感,是中国设计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惊喜//
一间V&A的库房
收藏一个老四川泡菜坛子
如此这般高大上的博物馆里,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藏品竟然是我们四川家家户户都有的泡菜坛子!在V&A博物馆的库房里,成都商报特约记者发现了一个产自荣昌(当时仍属四川)的泡菜坛子(左图)。陆于平博士介绍说,这个泡菜坛子由V&A博物馆中国藏品部原部长在1965年亲自购买带回英国,“它看似普通,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皇家宫廷和学者官员等所代表的精英品位不同,这个泡菜坛子是典型的民间风情,其繁杂的纹饰体现了当代中国设计的审美取向。而V&A博物馆不仅仅关注器物本身,器物所代表的川菜文化也是我们将泡菜坛子纳入收藏的原因之一。”
而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荣昌泡菜坛一直有“菜不变味”的特点,荣昌陶的制作要经过选泥、搅泥、过浆、揉泥、醒泥、制坯、晾晒、修坯、刻花、上釉、打磨、装窑、烧制、出窑、甄别等二十余道工序。这样制作出来的坛、罐、壶、碗等陶器不串味、不变味、不渗色,具有保质、保味、保鲜的特殊功效。
■新闻链接
V&A:海外收藏明清家具最多的博物馆
V&A博物馆来头可不小。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二人的婚姻,被英国人视为堪比童话的皇室典范,而V&A博物馆就是二人婚姻最历久弥新的见证。
201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重磅学术论著《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开卷首篇便是V&A博物馆的中国珍藏,可见它在海外珍藏中国文物版图上的重要位置。这些收藏品上起史前,下至清末,其中以宋、元后的中国文物为最多。藏品内容涵盖各个分支,包括陶瓷器、玉器、金属器、漆木器、纺织品、家具、骨角牙蚌器、玻璃制品、绘画、手稿和印刷品等,如马家窑文化的半山式彩陶壶、龙山文化的黑陶鬲、汉代釉陶、唐代的大型唐三彩、宋代各名窑瓷器等。V&A还是海外收藏中国明清古典家具最多的博物馆。
1978年,享有“古董大亨”称号的中国香港地区富商徐展堂前往英国拓展业务,特意去V&A博物馆。那时在远东厅里,流失海外的中国珍品与韩国、泰国等国的文物混杂在一起,旁边日本文物却独立一厅。徐展堂无比心痛,下决心为中国文物建造专属展厅。经过十余年努力,由徐展堂捐资125万英镑建造的中国文物厅于1991年正式开放。当时英国查尔斯王子出席开幕式,并提议以徐展堂的名字命名展厅。
成都商报特约撰稿人 秦晴 发自伦敦 记者 谢礼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