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村远远的阳光房
有一种文艺范儿的生活方式叫明月村;有一种心无旁骛的创业方式在中国艺库……从红星路35号到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星罗棋布的文创基地令成都的文创人才辈出,名家云集。创意成果的转化,更让成都抓住机遇做大创意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国文创中心地位逐渐凸显。
据统计,2015年,成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达567亿元,占GDP的5.06%,初步进入新兴产业行列。成都有更大的愿景:到2020年,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
既要“参天大树”,又要“遍地开花”的发展速度让人咋舌,文创产业为何如此青睐成都这片热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包括西部文创中心在内的“四中心一枢纽”功能,是成都必须担当的国家使命。担当这一使命,成都如何使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来,成都商报记者探访多个文创园区,寻求其中的答案!
百名创客来安家 文创激活古老村落
顺着碎卵石铺就的幽径小道,一片片石头砌成艺术外墙和古朴大气的陶艺陈设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闯入眼帘……这里是“明月村”,一个乍一听就顿觉“月明风清”的地方,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文创精英!
11月15日下午,慕名而来的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东梅老师迫不及待地想要融入其中,“没想到这里这么美,真是不虚此行……”东梅曾经探访过全国各地很多的古老村落,但明月村给她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圈内的朋友推荐我来的时候,我以为这里又是一个‘神仙聚会’的地方,但真正走进来却发现,这是一个‘不装蒜’的地方!”!
东梅的这句话并不是有的放矢。在村中游览的过程中,东梅不止一次地问:这是原住村民的房子吗?怎么这么干净整洁?在东梅眼中,一栋栋或古朴或文艺的房子里,原住村民气不短,新村民不自傲,新旧村民互助融合,和谐相处,一个与以往大多数新农村建设或文化创意、文化旅游项目迥然不同的发展模式,正悄然在明月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东梅告诉记者,自己迫切地想要在这里做点什么,“明月村在环境治理上很用心,我可以在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上提供专业的帮助。”
像东梅一样,靠“圈子传播”效应为明月村引进的“新村民”并不在少数。知名前媒体人、作家宁远因为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和质朴的村民,便在这里开了“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作室,同时还带来了画家朋友、染布人寒山开起了染布坊。艺术展厅、餐厅“樱园”的创始人熊英,也跟随好友宁远、寒山的步伐,把新“樱园”落户到了明月村。此外还有,水立方中方总设计赵晓钧的“呆住堂艺术酒店”,上海i20公益组织理事长、知名茶人陈瑶的“曼陀罗茶人生活”,收藏家赵洪的皮影博物馆,赵洪和李南书的成都第一个“篆刻传习所”,水彩画家YOLI的绘画工作室、诗人阿野的云里艺术咖啡馆、诗人赵野的诗歌工作室、艺展空间“明月台”,国学传播者李迎涛的“善本学堂”……
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明月村已引进陶艺家、艺术家、设计师、作家、青年创客100余位,引进文创项目36个,带动村民创业项目26个,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入驻明月村的众多文创项目将直接服务村民,为村民提供免费培训、文化服务及产业孵化。明月村也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4000元以上。
借“新村民”之力,文创从明月村的泥土里生长了出来!在记者采访中,明月村的原住村民高爱军急匆匆地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为参加“2016成都创意周”明月村活动的嘉宾和工作人员制作一个特殊的竹胸牌。为了保证胸牌的色泽,他把自己的竹篱笆拆了当原料,“在明月村,只要你有好的创意,就能转化成成果!”
“手工艺创意聚落和文化创客聚落初具规模,将来还将有更多的艺术家、设计师、青年创客聚集于此。”明月村村长、“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组负责人陈奇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到2018年,在7000亩生态雷竹、3000亩茶园间的人文艺术村落里,将形成两个老窑口,核心区17个文创项目,环线21个文创院落,旅游合作社指导农户自营旅游业态项目30个的文创新村格局。对于明月村未来的发展,陈奇信心满满。
搭建文创完整产业链
当代艺术种子在中国艺库孵化
如果说明月村是聚集文化创客的洼地,那么坐落在洛带古镇的“中国艺库”,则是不折不扣的文创产业链完整园区平台。
“如果没有入驻中国艺库,或许我会彻底丢掉画画去从事其他行业,所幸我来了这里!”入驻中国艺库5年的青年油画家尹统说。5年前刚走出校门,尚处于茫然期的他经朋友介绍,来到艺库创业。艺库不仅为他量身定做了艺术孵化计划,还提供了优雅的环境、良好的氛围以及生活补助等,使他得以安心创作、一展才华。经过5年的宣传、推广,如今,尹统的作品已获得了市场的肯定,平均每幅已能卖到2万多元。
像尹统这样的青年艺术家在中国艺库还有不少。自2010年中国艺库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在洛带古镇启动,截至目前,该孵化园已与四川音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20所左右的院校合作,成功孵化文豪、刘芸、尹统、张华东等多名“80后”、“90后”艺术人才,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为艺术毕业生创业、就业打开了广阔天地。“现在活跃在成都的青年画家基本上都在艺库待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艺库为当代艺术保留了种子!”尹统说。
在中国艺库,上百个“桌子铺”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由艺库独创的专为大学生搭建的创业实践平台,为怀揣创业梦的大学生们创造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不要小看这一张桌子,有个画速写的年轻画家,在这里出售10元一张的速写,一天能挣1000多元。卖创意小产品的卖家,一天也能卖出3000多元的产品。”中国艺库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在“桌子铺”经营得好,艺库还会把他们引入商铺、给予政策扶持。
除了“桌子铺”,更多创新创业基地的落户,引爆青年创业激情。“我们已搭建完备的产业链,艺术家只需要安心创作就可以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艺库在孵化艺术家的同时,还在孵化文创机构。据介绍,艺库为文化创意投资人提出了“定制空间”的概念,即按照投资人的需求进行设计,打造文创机构和产品。目前,多家艺术衍生品研发和销售机构陆续入驻中国艺库。比如,从艺库起步的艺术衍生品超市——百家百城,经过艺库两年孵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连续开了分店。
10亿元无人机项目即将落户金堂
智能制造助力“成都创”
只凭一张照片,就能远距离准确找到目标;在8级强风中,飞行得稳稳当当;视觉传感器导航,能从正在移动的人群中锁定目标……11月25日~27日,在成都创意设计展览会上,国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展示其中国领先、国际先进的无人机机型及相关技术,而在不久的将来,国鹰无人机将实现“成都造”!
据国鹰航空董事长宋鸿介绍,国鹰无人机采用了全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元”控制系统。和复杂的传统控制技术相比,这个控制系统几乎无需调试,就能实现全航程的跟踪控制机能。“我们的主板最轻只有20克,堪称世界上最轻的高性能多用途自驾仪。”
优秀的控制系统,搭载各种机载装备,国鹰开发出了适合各种用途的无人机机型。宋鸿举例说,无人机如果搭载视觉传感导航系统,仅凭图像就能远距离准确找到目标,“这项技术可以用于警用,比如在追捕嫌疑人时,无人机可以凭着照片在人群中锁定跟踪嫌疑对象。”此外,无人机还在农业植保、医疗监护、抢险救灾、森林防火、大气监测、交通监控、数字化城市建设等方面运用广泛。“在文化、体育等创意设计相关领域,无人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宋鸿说,“我们希望通过成都创意设计周的平台,进一步打开工业级民用无人机的西南区域市场。”
要实现占领工业级民用无人机市场的目标,国鹰航空需要建立孵化基地。“我们在河北定州有基地,但要打开更广大的市场,西部地区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宋鸿说。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国鹰航空将无人机孵化基地锁定在成都金堂。
据悉,目前,国鹰航空已经和金堂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在金堂白果镇建设一个占地近1000亩的无人机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包含研发、设计、制造、培训、应用等在内的国鹰无人机全产业链,针对西南区域的布局将被搬到金堂,项目投资额预计将达到10亿元。
国鹰无人机落户金堂,“成都创”又有了新的重磅项目。而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在2016成都创意设计周上一睹为快。
11月25日~27日,世纪城新会展中心,2016(第三届)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上,国鹰无人机将展示其核心机型。“现场我们都是真机展示,没有模型。”届时,观众能在展会现场看到充分运用了材料特性,整机重量(不含电池)仅为1100克的四旋翼无人机,这款无人机折叠后可塞进普通大小的书包,十分轻便。 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张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