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们在成都科学城详细了解规划和建设情况
昨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在蓉集中视察工作进入第三天,代表们分组前往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成都科学城、通威集团太阳能项目和成都博物馆,对我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新能源产业以及成都市历史文化发展等情况,进行实地了解,搜集第一手资料,以便准备议案和建议。
地铁1号线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
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这里是集地铁(连接地铁1号线、6号线、18号线和11号线换乘车站)、道路交通、P+R停车场、航空港值机大厅、商业、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地下四层、总规模约17万平方米的城市交通综合体……”昨日上午,代表们来到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博览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现场,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
成都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地铁的运营状况和规划建设情况,着重讲解了缓解地铁1号线拥堵的措施——加速5号线建设分担南北向客流压力,18号线一期工程向北延伸以及压缩1号线最小行车间隔等,引起了代表们的浓厚兴趣。
省人大代表阳运逵表示,加速地铁建设是治理大城市病的一个重要举措,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规划很科学,“我相信地铁网络形成后, 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助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成都科学城
全力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
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把发展新科学、创造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城市作为四大核心任务,环兴隆湖布局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等6大产业组团,启明星辰西部研发中心、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子科大天府数智谷等落户于此,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西部创新第一城。在详细了解了成都科学城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后,省人大代表陈蛇表示,“科学城规划超前,把生态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全国人大代表侯蓉建议,“成都科学城的研究与应用一定不能脱节,促进创新创业的机制也一定要跟得上节奏。”
走进秉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理念建设的鹿溪河生态区,“原生态的山,空气也很好,真是休闲徒步的好去处!”优美的生态环境着实让代表们感受到了科学城的另一种韵味。
通威集团太阳能项目
领跑成都绿色经济发展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1200亩,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单车间产能规模最大的高效硅晶电池线项目之一。”在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大厅展板前,代表们仔细聆听了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的生产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鼓励通威在未来的竞争中,加强核心竞争力,保持成本优势,继续为成都的绿色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穿上防尘服、戴上防尘帽和蓝牙耳机……代表们走进高效晶硅S1电池车间,了解了扩散、刻蚀、丝网印刷和烧结等工序的具体操作情况。“厂房内管理井井有条,流水线作业规范。”省人大代表曹亚认为,在高效晶硅电池大市场环境相对不利的情况下, 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能脱颖而出,发展得相当不错。“工厂参观看细节,比如看地上画的线、设备的位置就能看出企业管理很到位。”
成都博物馆
搭建成都沟通世界新的文化桥梁
成都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7亩,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代表们走进成都博物馆,开启了遨游成都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的旅行。
“古人好乐观,背着那么重的物品还笑得那么灿烂。”在看到东汉时期的胡人形象石座时,一位代表发出了感叹。“战国时期的竹编就这么精致了,还用的是人字形交叉法编制,手艺太精湛了。”在了解到成都博物馆收藏有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等各类文物20余万件后,代表们纷纷表示,成都博物馆全方位展现了成都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搭建起成都沟通世界新的文化桥梁。
在蓉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为期三天的集中视察工作已结束,代表们将围绕视察内容进行总结,对相关情况深入分析,就相关问题酝酿议案、建议,为出席全国人代会、省人代会作准备。本报记者 王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