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成都市对外公布了该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也正是这几日,雾与霾的双重夹击,让成都面临了今冬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双流机场大面积延误,高速公路关闭,人们清早起床发现窗外一片白茫茫。于是,朋友圈又沸腾了,各种充满讽刺与埋怨的段子蔓延,似乎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表达心中的恐惧与无助。
有人甚至联想到了60多年前伦敦那场导致1万多人死亡的“毒雾事件”,惊呼是否成都也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如果只是等着风来吹散雾霾,如果只是嘴上骂骂然后继续享受高耗能的生活,如果城市再不加速切实把“绿色低碳发展”变为实际行动,这当然有可能!
不妨就拿伦敦来为例。我们来看看,从1952年12月的毒雾事件发生到今天,英国政府和英国人做了什么?
1956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强制伦敦市区的工业电厂等全部关闭挪到郊区,并且英国开始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用灶。煤炭改天然气,冬季集中供暧(要知道那时候全世界大部分城市都还在用煤炭作为主要燃料),违反规定的人会受到最高3个月监禁的严惩。随着机动车尾气成为主要污染源,1974年,英国又颁布了《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强制限制油品中的硫含量。1993年,英国规定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器减少污染。2008年,伦敦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升至25英镑每天,闹市区停车位月租高达650英镑,这才让伦敦的市区车流量得到控制。这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停车费。可想而知,有多少普通英国人因此失去了开车上班的舒适与便利。
哪怕是在这样大力度的措施下,伦敦在1962年前又发生了10多次严重雾霾事件,一直到20多年后的1975年,雾天才从每年几十天减少到15天。
污染的形成日积月累,要治理污染,更是道阻且长。对英国如此,对面临结构转型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当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仅因为雾霾无法在室外的冬日暖阳下奔跑,还因为呼吸道疾病在医院打拥堂,相信每个人的恐惧与心痛都是真实的。但如果只是把这种恐惧变为愤怒,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往政府,扪心自问,你是否又为之付出过什么呢?如果每个人都想要在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过上如美国人一般的高耗能生活,我们还谈何绿水蓝天?
治理雾霾,不能靠风,更不能靠骂,最终的解决之路只有一条,就是从城市发展到居民生活都全面转型向“绿色低碳”。正如《成都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要把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并实施绿色生活全民参与活动。
绿色低碳发展,就需要政府建立充分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尽快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坚决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拒之门外,对那些违规违法排放的企业要严惩不贷;需要尽快建立低碳快捷的公共出行网络,这样人们才有条件有意愿放弃开车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出行;需要将“低碳”作为基本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铺开,建更多的公园绿地,恢复城市的慢性系统,让我们的城市重新学会呼吸与自然恢复。
绿色低碳发展,更需要每一个市民的参与。如今,成都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了1700万,机动车数量达到了400多万辆, 本身产生的排放就是惊人的。如果我们能每周少开一天车,每天能少用几小时空调,能学会随手关灯,能接纳因低碳造成的某些不便,积流成河,我们才能尽早再看到孩子在蓝天下自由奔跑。
这条路很长。但我们必须从现在立刻开始。
原标题:蓉平:治理雾霾,低碳发展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