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连续两天在内地微信朋友圈刷屏。这篇母亲讲述自己10岁儿子在学校受同学欺负的文章,引发许多家长共鸣,使“校园欺凌”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
文中母亲称孩子长期遭同班同学欺凌,11月24日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家长随后向学校及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反映,但并未得到满意处理结果。
内地校园欺凌事件近年来并不鲜见。今年媒体曝光的案例就有1月,江苏女生遭羞辱、打耳光、扯头发被围观哄笑的视频见诸网络;3月,安徽高三女生发微博称被同学下春药遭威胁;4月,重庆一初中生被同学持刀捅死;5月,山东初二女生因找某男生说话遭男生女友掌掴;6月,15岁青海少年不堪同学欺凌服毒自杀……无人能确切统计案例的具体数字,已曝光的相关事件手段恶劣、结果可怕,让人齿冷。
这一现象甚至引发中国官方关注。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作出批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校园欺凌事件,有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处理时,是采取学校内部处理方式,有的甚至在涉事学生家长出面摆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
熊丙奇表示,类似事件也反映出学校心理教育薄弱,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施暴者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对被欺凌者也缺乏专业心理疏导。深层次看校园欺凌问题,是只关注知识教育,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法治和规则教育所产生的恶果。要消除这一校园“毒瘤”,应改良功利教育的土壤,把专项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让学校回归育人本质。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告诉中新社记者,校园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校园欺凌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过度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被“赏识教育”、“赞美教育”包裹的所谓新教育理论,还有老师担心遭报复等种种因素,都使得校园欺凌长期遭漠视。这样消极应对,不仅给被欺凌者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而且长远看对施暴者的成长也不利,未能受到正确管教的孩子将来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原标题:学者称应建立专业长效机制遏制校园欺凌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