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样一座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可自动吸水、蓄水,在缺水时又可将水释放循环利用。今年8月,成都市启动八大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到2030年建成区八成以上变“海绵”。紧随成都海绵城市建设,高新区从推进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破题,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布局。
记者昨日从高新区获悉,本月底,高新区将在老成仁路、中胜路、中和大道同步开建作为国家试点项目的三条地下综合管廊,把“散居”的管线一次性敷设到位,建成后将极大减少因道路重复开挖而频繁出现的“马路拉链”,给城市土地留出更多“呼吸”空间,提升高新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功能与品质。
管线“散居”变“群居”
避免地面“拉链”频开
地下综合管廊在城市地下建造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并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让所有地下管线由“散居”变“群居”,实现了管线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能有效控制地面“拉链”反复出现的情况,也能避免管线违规直埋。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部分地下管网已不能承载国家中心城市的配套要求。高新区重点针对部分地下管网规划年久失修、敷设不当、重复开挖、“马路拉链”频繁出现等诟病,进行了排查。
“综合管廊的建设既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途径,更是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快速路及主干道改扩建工程、地下空间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市政主要廊道等工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同步建设综合管廊。
全长4.65公里投资3.4亿
三条综合管廊年内动工
目前,高新区已经建成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综合管廊和新川大道综合管廊,分别于2013年7月和今年1月竣工。这两条综合管廊的建成,为高新区地下空间管理质量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将开建的三条综合管廊项目总长度为4.65公里,建设投资额达3.4亿元,均为政府投资项目,由成都高投集团组织建设。其中,老成仁路(天府大道-红星路南延线)建设长度1.88公里,断面为两舱,规划管线包括配水、电力、通信、燃气;中胜路(新成仁路-成仁快速路)建设长度0.97公里,断面主要为3舱,规划管线包括雨水、污水、电力、电信、配水、燃气。中和大道(领馆路-新成仁路)建设长度1.8公里,断面主要为3舱,规划管线为:给水、10KV电力、通信、燃气、污水。
EPC模式缩短建设周期
2018年投入试运营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缩短施工工期,高新区大胆创新模式,引入的EPC模式(即实现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将有效提高管廊建设效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综合管廊建设采用EPC模式,使承包单位全线参与项目建设始末。这样能大大减少单位协调和招标流程的反复,可以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变得更短。”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已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7年12月底新建的3条综合管廊将全面完工,2018年1月起投入试运营。
针对未来综合管廊投入运营后的管理和监控,相关部门也有了明确的计划安排,将由专业的平台公司负责管廊的运营维护管理,同时向管线单位出租管廊空间使用权和提供管廊及管廊附属设施维护管理服务。管廊内会设置监控、温控、消防等设施设备,相关部门也将制定管廊应急防灾综合预案和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管廊内发生险情时,我们会采取紧急措施避险,并且及时通知管线单位进行抢修,保证管线正常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