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局长周海云:
结合工作实际 抓实抓好“交通畅行”工程
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的讲话,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指明了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成都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开启新局面、迈上新征程,让人倍感振奋。
结合工作实际,2017年成华区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水平,抓实抓好“交通畅行”工程,积极融入成都高铁枢纽城市建设和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推进成渝高铁、成绵乐客专等公交化运营,形成“三横三纵一环”地铁线路网络;落实中心城区“3900+”路网体系规划,加密街巷道路,尽快形成“15分钟公共交通圈”,让城市“毛细血管”更加畅通;进一步贯通主干道、打通断头路、完善路网转换,每年新增道路70公里以上,形成畅接全市、通达全省、连接全国的交通网络。全力保障地铁4号线二期、7号线开通投运,推进6号、8号线加快建设,优化9号、11号、14号线路走向及站点设置;加快推进蜀龙路五期等139个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凤凰山高架、人民塘二期、致力路二期等干道以及“五路口”立交、二仙桥立交、槐树店立交,加快中环路、三环路综合整治,畅通龙潭片区、东客站片区交通路网,融入我市“三网两港一枢纽”建设,助推成都打造国际区域性枢纽城市。
邛崃市羊安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魏福伟:
全力融入天府新区 打造天府西翼新中心
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生动描绘了成都未来发展方向和宏伟蓝图,让我们对成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也让我们深受鼓舞,干劲十足。
我们将牢牢把握天邛产业合作园发展机遇,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和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强基础、扩规模、优结构,夯实经济基础,围绕天府新区配套产业,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扎实抓好招大引强和项目促建,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一是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园区投资底盘。二是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注重技术改造,帮扶企业在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走好绿色发展之。三是强化项目配套保障,加强部门联动服务工作,加快道路管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力度,为大项目、优质项目的落地投产提供坚实的支撑,全力促进项目尽早达产达效,为成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邛崃“全力融入天府新区、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卫星城”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刘杰:
交通不断优化 出行变得十分方便
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市委书记唐良智的讲话为成都未来发展描绘出了壮丽的蓝图,其中“一个目标、五维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思路更是鼓舞人心,指明了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未来一个时期内的发展大势。
唐良智在讲话中提到,要构建大通路格局,借助交通网络扩展城市发展空间,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格局,并推进小街区规制,构建以人为本的路网体系。在航空公司上班的刘杰认为这样的定位非常准确,也是成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认为成都在西部地区的地理优势明显,不管是港口、铁路还是高速公路,都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且伴随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成都即将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一市两场”的城市,这对于成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伴随交通格局的不断优化,相信以后在成都,市民不管到哪去都会变得十分方便!”
旅行社工作人员孙梅:
旅游业蓬勃发展 身在成都令人幸福
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市委书记唐良智在讲话中提到,要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美食之都、国际购物天堂和国际会展名城。对此,在旅行社上班的孙梅表示深受鼓舞,她说以旅游行业为例,成都不但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有非常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气息,这些都是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事实表明,每年来成都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成都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大熊猫、武侯祠、都江堰,还有美食之都、购物天堂、会展名城……这一切,都说明成都的旅游业正处在高质量的发展进程中。”她认为,无论过去、当前还是未来,身在成都都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专家访谈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李霞:
保护城市文化根脉 努力塑造成都特有的文化名片
“文创中心建设,是将文化与创新共同作为城市发展的生产力,以文化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双轮驱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李霞表示,建设西部文创中心,是成都顺应城市发展动能更新迭代的必由之路。
“成都文创资源集聚度较高,文创活动丰富多元,初步形成了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文博旅游等特色鲜明的文创产业体系,在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突出。”李霞指出,成都“文创中心”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潜力巨大。
她进一步指出,建设西部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是成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大方向、大目标,必须将文化与创新提至城市发展战略高度,科学谋划三个领域的发展。一是要坚定“文化+”发展理念,以“跨界融合”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创新、重组与提升,打造相当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二是要以创新思维努力构筑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标识,培育发展传承、创新与展示城市文化的现代艺术形式,努力成为多元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展示地域文化与全球现代艺术的窗口。三是要注重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要有对城市人文精神和创造力目标的追求,努力塑造成都特有的文化名片、文化形象、文化精神,在全球化浪潮中培养并彰显成都的文化自信和独特魅力。
成都市社科院区域经济和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余梦秋:
成都一定会建成具有全球辐射力 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市委书记唐良智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对成都国家中心城市要建成什么样,用了“六个成都”来作答。这不仅是国家对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也是成都遵循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这“六个成都”之一就是融入全球、开放包容的国际成都。成都自去年初发布《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以来,就大力推进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余梦秋对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是加强对外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双机场为核心,“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立体化口岸体系,进一步强化货物与服务的集散功能,提升信息通道能力和信息集散能力,加快形成通江达海、连接世界的立体交通网络,直指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城市。
二是深入推进双向交流合作。首先,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和西向南向开放的地缘优势,积极探索建设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型自贸区。其次,以国际产业合作平台为“着力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推进中法、中德、中古、中韩等产业合作园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余梦秋表示,“按照现在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成都一定会建成具有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本报记者 陈仕印 李艳玲 杨甦 张渝 洪继东 赵一 李颖 陈方耀 李自强 杨华春 粟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