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人民网评:期待"部长通道"走向"百姓日历"

2017-03-05 20:23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马兰

两会启幕,人民大会堂北门百余米通道再次成为媒体焦点。3日,这条被称为“部长通道”的红地毯上,教育部等6位部委“一把手”面对媒体“长枪短炮”,回应社会热点难点,坦诚对话中透露出丰富的改革信息。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部长通道”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扫描现场指示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给部长留言提问,弥补了记者现场提问时间有限的缺憾。此外,记者的问题单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递交。

从最初的记者围追堵截拦着部长递上话筒,到部长主动走到台前直面传媒的麦克风,如今又开通微信公众号,“部长通道”这条官民互动热线正从人民大会堂向外延伸。

坦诚沟通,对敏感问题不回避、对社会痛点有呼应是“部长通道”的最大看点。部长们在麦克风前解读政策主张,传递改革权威声音,也从记者的提问中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3日,“部长通道”首秀,就面对“学区房”难题、航班准点率、外贸形势等诸多热点追问,部长们坦诚回应,媒体收获干货满满。

今年1月18日专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到“部长通道”时就说,“成绩要讲透彻,问题要讲明白,话要堂堂正正讲出来。不能遇到事都闷着不讲话、不回应。”他说,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民众的期盼和关切。李总理这番话道出了“部长通道”的存在价值。“话要堂堂正正讲出来”,方显坦荡胸襟,才能真诚呼应。

有尊重才能良性互动,在多元意见交锋中平衡各方利益、形成治理合力。一部法律在出台前后能有公众广泛参与讨论,获得公众的认同,才会落地有声、有效执行;凡涉民生事项公共决策,有了民众参与、监督,才能消化矛盾和误解,避免“钱投了、事办了,群众反而不高兴了”的现象;复杂的公共事件、突发的社会冲突,更需要信息的及时传递、互动沟通,才能消除彼此的种种不理解、不信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话要堂堂正正讲出来”,不仅仅是在“部长通道”上。

关于“部长通道”有个数据很值得回味,据媒体报道(人民日报),根据搜索引擎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在2013年至2016年间,“部长”这个关键词的每一年的搜索峰值都出现在全国“两会”期间。“两会”之上,部长亮相发声固然频繁,但是,热点问题并非“两会”之间才出现,如果大数据平台上,“部长”关键词随着民生热点同频共振,这意味着,“部长通道”真正与民意“零距离”。

百余米“部长通道”红毯将持续释放“两会”的政治魅力,期待这样的魅力绵延,从红毯走向背街小巷,从“两会时间”走向“百姓日历”。

原标题:人民网评:期待"部长通道"从"两会时间"走向"百姓日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