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绵阳旗山村萧氏22条家规 首条就是“孝父母”

2017-03-06 07:4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萧氏后人们搬来纸张已经泛黄的家规。

萧氏后人们搬来纸张已经泛黄的家规。

萧氏家规第一条,就是“孝父母”。

萧氏家规第一条,就是“孝父母”。

2月2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绵阳市三台县黎曙镇旗山村(小地名“老牌坊”),走进萧氏大宗祠,探访萧氏家规。

这里的萧姓人,是萧氏第十六世祖、汉朝名相萧何的后裔。

1959年出生的萧荣隆,是萧何的第七十三代传人,萧氏宗亲会现任秘书长。据他介绍,萧氏后人,以黎曙镇萧氏大宗祠为核心,散布在周围的三秀、同德、金石、石洞、龙桥等镇、乡村;再远就是北京、上海、广州,乃至海外世界各地。

斗转星移,时间的河流冲刷着一切。可这支萧氏后裔,岁月的各种蹉跎中,世世代代都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尽力传承着萧氏家族的家规。

生我者,父母也……所以孝顺父母为人生之第一事……愿我阖族,人人孝顺父母,无论家贫家富,俱可随分自尽,承欢膝下,事事务得乎亲心,期人人共勉为孝子。古云:孝顺还生孝顺子。我若能孝顺父母,我之子必能孝顺我矣。”

——摘自《萧氏家规》

每年春分

萧氏后裔齐聚拜祭祖先

记者一行去探访的这天,位于旗山村的萧氏大宗祠正在经历第三次重建。

祠堂内,堆放着各种建筑材料。忠孝牌坊、祠规、沿阶梯而上的两进房屋……萧家族人介绍,每一次重建,萧氏家族都会聚全族之力,人人积极参与,出钱出力,一心想把祠堂建得漂亮。“有捐几万的、几千的,也有经济能力有限出力的。大家只有一个愿望:尽力将萧氏的历史保存下来,力求将萧氏的忠孝家风传承下去。”

族人提供的记录单,记录了宗亲们的捐款数,也记下了出力的详情:萧济安,出力80个工天,折资4800元;萧作泽,出力20个工天,折资1600元……“因年龄等原因不同,折资的标准也不同。”家族中的记录者解释。

这支萧氏后裔,每年的春分那天,都会聚集到这个萧家祠堂,拜祭祖先,宗亲之间畅叙亲情,“虽然各自有自己的事要忙,但每年都会有上千人来。”

萧家族谱上,清楚地记录了萧家人对祭祖仪式的坚守。“虽然在过去,萧家族人也曾颠沛流离,客居他乡,可是,每年一度的萧家祭祖仪式却从不间歇。”

已78岁高龄的退休教师萧作泽,是萧氏宗亲会现任会长。他说,按照族谱与忠孝牌坊碑文的规定,在祭祖仪式上,除了要读家训、祭祖先、说历史,还要表彰优秀的族人,鼓励大家继续发扬传承萧家遗训。萧作泽介绍,仪式上也会公布族人捐款的使用情况,“并向80岁以上的族人,送上礼品,一公斤冰糖;中午族人们要吃坝坝宴,80岁以上的,不出钱、发免费餐劵。”

艰辛迁徙

祖先徒步四省定居四川

闻听有媒体记者前来采访,萧氏后人们搬来一叠叠的古籍。这些古籍,纸张已经泛黄,有的甚至已经朽烂。但它们依然是萧家的家族宝贝,“萧家的根,在这里。”

根据萧家家谱记载,三台县这支萧姓人,祖籍为广东省平远县上举镇。在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到四川。

“萧何第64代后裔,叫萧承祚(号广德),是我们的入川始祖。三百多年前,萧承祚吴婆太夫妇,带着四个未成年(最大11岁、最小仅1岁)的儿子(萧曰兴、曰彩、曰昆、曰立,后人尊称为“四大房”),告别广东,历经二十年的千辛万苦、长途步行跋涉、辗转近万里,于1721年的雍正年间先在中江县艰苦度日。”讲述着祖先的辛酸、艰难,萧荣隆感叹不已。

“广德公一路打短工,劳累成疾,途中在一个小地名叫大围山的地方病故。其妻带着四个孩子,继续翻山越岭,向四川进发。”

在中江县落脚后,租下田地,熬更守夜,一家人勉强能糊口。“连续十五年的昼夜忙碌、开荒拓地、农商兼顾,积累起了一笔血汗钱,就买下现在的黎曙镇涧漕河两岸几百亩的田土,定居落业。”生活稳定下来后,四兄弟马上沿路返回,将大围山的父亲坟墓,迁到了黎曙,后裔年年祭祀,不忘感恩。

“老祖宗千辛万苦,徒步四省,从广东—江西—湖南,最后到四川。”说这话的,是萧作泽,萧氏宗亲会现任会长。“老祖宗一路跋涉,一路弹棉花,挣钱养家。无论怎么艰难,家和家人,始终在一起。后来日子好了,老祖宗就出钱办学,创办了广德小学,就是现在的黎曙小学的前身。广德学校有21人捐资助学,以无息借贷等方式帮济贫困,勉励宗亲勤奋读书,让广大家族感恩不尽。”

创业的艰辛、亲人之间的不离不弃,以及对教育、读书的重视,后来体现在了萧家的家规里,“忠孝传家远,读书继世长。”

22条家规

“孝父母、睦兄弟”惩恶扬善

仔细查阅萧氏族人提供的古籍,发现萧氏家规一共22条、3946字,其中包括家训十二条:“睦兄弟”、“严教训”、“尚节俭”、“勤职业”、“崇正学”、“慎交游”、“护祠堂”、“睦邻里”等等;之外族规十二条,内容是惩恶扬善,包括戒忤逆、戒賭博、戒盗窃等。

22条家规中,第一条就是“孝父母”。“生我者,父母也……所以孝顺父母,为人生之第一事……是故祸莫大于丧心,而罪莫大于不孝……愿我阖族,人人孝顺父母,无论家贫家富,俱可随分自尽,承欢膝下,事事务得乎亲心,期人人共勉为孝子。

什么是兄弟之情?萧氏家规有如下叙述:“睦兄弟。兄弟与我同气分形,如手如足。我有手足,难分左分右,总属一体……”

对于后人们的事业态度,萧氏家规也有明文“规定”,要“勤职业”。“士农工商,各有其业。职业不勤,百事无成,深可慨也……今劝我族人,各职其职,业其业期,以殷勤为本,不至荒废。”

萧氏家规,还要求所有的后人们,处理好邻里关系,要“睦邻里”,与邻居和睦相处、相互扶持。

“居之有邻,与吾有相依之义……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敦亲睦之义也。愿我族人,最宜体之。”

萧鹏是萧氏家族最年轻的一代,对于文言文的萧氏家规,还不能完全理解。“我听了祖爷爷给我们讲的萧家历史,我自己很为萧家人感到自豪。虽然我还有很多地方不懂,但是我知道祖训上面的忠和孝,忠就是忠诚、忠实,不能有欺骗,孝就是要孝敬、孝顺。”

族人们说,谨记家规,萧氏家族中孝老尊贤已蔚然成风。

萧氏后人谈家规

必须一代接一代传下去

萧庆友:家规的核心是尊敬长辈

今年51岁,是萧氏入川后的第10代传人。现在是三台县黎曙初中校教师。

萧庆友从教30余年,教了学生数千人,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谈及萧氏家规,萧庆友坦言:字数太多,很难背下来。“但知道家规的核心。首当其冲的,是尊敬长辈、兄弟团结、邻里关系要好。”萧庆友姐弟7人,父母用这些教育他们。

讲到自己如何传承萧氏家规,萧庆友回答:结合职业特点与优势,“教导学生,本性不能忘,一定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读书,将来报效国家。”

萧任富:家规精髓是踏踏实实做人做事

生于1976年12月,萧氏入川后的第9代传人。目前是三台县潼川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聊起萧氏家规,萧任富说:“精髓是踏踏实实做人做事,邻里之间、同事之间,要和睦相处。最首要的,是孝敬父母。”

萧任富的父亲去世早,妈妈65岁了,身体不好。“2009年,我们夫妻刚买了新房子,就把妈妈接到身边,好照顾她、孝敬她。”萧任富和妻子一直喜欢吃辣,但妈妈有肠炎,不能吃辣;“家里的口味,肯定要以妈妈为主,以妈妈身体为重。”现在,他们家的口味,都以清淡为主了。

萧勇:家规必须一代接一代传下去

1970年出生,萧氏入川后的第10代传人。现在是绵阳市黎福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萧勇看来,萧氏家规的核心和最要紧的,是尊老爱幼、以孝为先。“我是做实业的人,必须这样!不然,到哪里去找诚信?”

说到萧氏家规的传承,萧勇说,大女儿已经24岁、小儿子22岁了,“必须要一代接一代传下去。做人为主,诚信为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曹笑姚茂强刘虎摄影报道

原标题:萧氏22条家规首条就是“孝父母”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