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正在召开的2017年“两会”上,“国家中心城市”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谁能成为下一个新晋“选手”?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提名”名单上,已出现杭州、西安、长沙的名字。
引发此番关注的最新背景是,除了早年获批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这五座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至今,成都、武汉和郑州先后闯入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序列。
正在建设“中心”的道路上疾驰的他们,有何城市特质以及承担怎样的国家使命?
高珲家住成都龙泉驿,上班在德阳,每周往返一次。
这名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采气厂的职工在成绵乐高铁上完成了他的“两点一线”,“平均半小时一趟,最短发车间隔仅8分钟,和在成都上班没啥区别。”
2016年7月,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蛟龙600”总装下线,王焱滨很骄傲。
因为这架“国之重器”身上,有两大关键宝贝是“成都智造”,尤其是令其“耳聪目明”的通信导航系统中,有近20个设备是他所在的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科”)自主研发。
高珲感受到的便利,王焱滨发自内心的幸福,置于中央赋予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国家使命和“核心带动”打造世界级成渝城市群的大格局之上,更显珍贵。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作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津的成都,如何激活和扩容城市的创新“家底”,加快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如何发挥“核心带动”使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如何构建内陆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开放大通道?
如今,距离中央制定《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已近一年时间。成都正面临周年考。
2016年7月23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路两栖飞机“蛟龙600”在广东珠海总装下线。作为“眼睛和耳朵”的通信导航系统和机头是“成都智造”
“成都智造”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6年7月23日,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蛟龙600”总装下线,与大型民用客机C919、大型运输机运-20并称“中国大飞机三剑客”。
除了作为“眼睛和耳朵”的通信导航系统,“蛟龙600”的机头也是“成都智造”。中电科总设计师王焱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仅“蛟龙600”的通信导航系统,就有近20个设备是中电科自主研发。其中,在“听力”构建上,“蛟龙600”实现了“无线电接口的全数字音频”等多项创新突破。
“此类国家重器的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因何能‘花落成都’?”在王焱滨看来,“成都的人才供给为这个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支撑。”“蛟龙600”团队的骨干研发人员,此前亦是“C919”大型客机关键部件研发的核心研发主力。
从直刺苍穹的“歼-10”,到叩问深海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再到探秘太空的“神舟”“天宫”系列,王焱滨对多个烙下“成都智造”印记的创新产品如数家珍。
在过去一年,成都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两个通道”,加快培育和转换城市发展动能。
在政策引领与环境营造下,成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铺天盖地”,而且“顶天立地”。
据统计,2016年成都新增科技型企业1.2万家,同比增长9.1%;全社会研发投入258亿元,同比增长16.8%;发明专利申请量3.9万件,同比增长32.6%;高新技术企业达2098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387亿元,继续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保持前列。
成都还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唯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专利保险试点的双示范城市;四川大学、郫都区、中国电信(成都)入选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成都因此成为全国唯一具有校地企三类示范基地的副省级城市。
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2016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70.2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稳中向好、活力增强,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成绩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这只无形“臂膀”。
2017年,成都定下了创新驱动,“一业(工业)定乾坤”的小目标:力争实现全社会R&D(Reserch &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达290亿元;新增科技型企业1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700亿元以上,技术交易额4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9%以上;全市专利申请10万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4万件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如何从更深层次激活众多科研机构的创新‘家底’,整合内外创新资源,是成都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必须认真作答的课题。”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刘戒骄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成都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
原标题:两会特别报道丨成都:“核心带动”的国家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