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以38亿元的业绩领跑成都区域卖场行业
“作为成都历史最悠久、氛围最浓厚的商业中心所在地,锦江区将对标先进地区,在商圈的提升打造、商旅文融合发展上继续努力。”从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归来后,锦江区商务局局长李毅又开始深入思考建设“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的工作。“2017年是锦江区的‘商圈提升年’,锦江区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对标学习上海等国内商业发达城市,全力提速锦江区‘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建设。”李毅表示。
调整商场业态
“内外兼修”提升商圈功能
“上海黄浦区、静安区的商业国际化程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毅说,下一步锦江区的商圈提升也将以此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著名时尚聚集地在商、旅、文、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产业资源的跨国聚合互动,推动区域品牌营销与输出,提升区域国际化程度。
2016年,成都国际金融中心以38亿元的业绩领跑成都区域卖场行业,同比上升18.8%。其他如群光广场、银石广场也呈上升态势。李毅表示,虽然部分卖场业绩良好,但毋庸讳言,一些商业卖场的业绩却明显下滑,这是因为近年来受电商和新的商业聚集区的冲击,一些传统商场呈现出定位不明、人流分化、商业结构单一、业态开发层次低、商业服务配套滞后、生态环境品质不高、行政管理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商圈提档升级迫在眉睫。
“通过对上海黄浦区、静安区的商业进行考察我们发现,那些在竞争中屹立不倒的商业卖场,很早就顺应消费趋势开始转型,增加体验性消费,发展跨境电商,将虚拟消费和实体消费相结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李毅说。他介绍,成都本地的商家也开始了尝试,如去年底进驻IFS的“言几又”主打跨界融合的消费模式,书店里有餐厅、超市、咖啡馆、照相馆、花店,极大地吸引了消费者;而银石广场也是一个典型,利用自身位于2、3号地铁线换乘站点的优势,调整了业态,“牺牲”了大部分商业面积,扩大了餐饮、娱乐的经营比例,4—7楼都设置了餐饮和娱乐的功能,现在不仅成了周边白领进餐的首选地,商场的人气、商气也十分火热。
李毅表示,今年作为锦江区的“商圈提升年”,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商家“内外兼修”进行提升。一方面是提升外部形象,使商圈的整体氛围更加亮丽、更加国际化;更重要的是,找准区别于其他商业卖场的定位,对内部品牌结构进行调整,开展吸引人流的营销活动,发展体验式经济和“互联网+”的购物模式。
鼓励体验式消费
黄金珠宝作坊开进楼宇
建设“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意味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李毅透露,锦江区正高起点推动“蓉欧+锦青”战略合作,与青白江区重点在平行车整车进口、跨境贸易、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锦江区有核心商圈的展示、销售能力,而青白江区有通关口岸优势,通过这种合作,锦江区不仅增添了商圈的‘卖点’,也主动参与了世界城市分工和产业合作。”
“此次考察,我们在上海发现了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suitsupply,这是一种男装定制销售模式。巧的是,在IFS里也出现了类似的男装定制工作室,非常受白领的欢迎,单店的年销售额就可达到5000万元。”李毅说,这既是时下流行的特色化、差异化、重体验的消费模式,也是锦江区鼓励发展的2.5产业。随着这种消费趋势的流行,不仅是男装可以定制,锦江区的本土黄金珠宝品牌也开始尝试私人定制服务,将黄金珠宝作坊开进楼宇,消费者可面对面体验珠宝镶嵌、钻石切割的过程。据了解,这也是锦江区今年另一个重点的商圈提升项目——打造黄金珠宝一条街。
“我们会坚持商旅文融合发展。”李毅表示,一方面挖掘胡开文、凤祥楼、精益眼镜行等众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的老字号企业和老建筑的魅力;一方面,加强与国际文艺发达城市合作交流,引进画展、音乐剧等文化活动,为商业中心注入文艺气质,进一步增添商业中心的温度、热度和深度。
本报记者 李娟 文/图
原标题:锦江区提速 “国际购物天堂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