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让全体成都市民享受更多的生态福祉

2017-03-09 09:04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祉。图为成都锦江 资料图片 朱大勇 摄

成都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生态福祉。图为成都锦江 资料图片 朱大勇 摄

成都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规划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大熊猫国际旅游目的地”,实施“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工程,构建“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生态安全格局,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成都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窗含西岭千秋雪”“濯锦清江万里流”的生态福祉。

当前,成都正在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站在历史新起点的成都,勾勒出城市绿色发展最新路线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和美丽成都行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下一阶段,成都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将得到不断增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草成茵、绿色出行、宜业宜居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将逐步成型,群众的生态建设获得感与幸福感也将“更上一层楼”。

打好“三大战役” 提供有力生态环境支撑

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我市已规划好作战路线图。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将努力达到“大气十条”的考核要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具体包括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六大工程”,尽快发布《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版)》,编制《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并严格实施《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办法》。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今年的目标是中心城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岷江、沱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0%,中心城区、各区(市)县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100%、100%、90%以上。为此,我市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623”工程,具体包括严重污染水体挂牌整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城市水生态提升工程、饮用水源地规范建设“六大工程”。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大力开展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分类管控、风险防范、综合整治、综合执法、治理修复“六大工程”。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和《成都市土壤污染详查总体方案》,并开展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调查,搭建成都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

同时,在环境监管执法上,我市将持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坚决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完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再现“花重锦官城”胜景

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印证了成都繁花似锦的历史,而这样的景象正在当下的成都逐渐重现。

按照中心城区“一区两环、十五廊七河、多园棋布”的总体绿化格局,我市将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合理”的原则,加快改造、完善、提升中心城区骨干通道、滨水绿道、重要节点、重要广场等园林绿化景观。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十城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

去年9月底,我市正式出台了《花重锦官城——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2016-2022)》,将按照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原则推进“增花添彩”,引导支持市域赏花基地建设,提升成都市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丰富现代成都的城市特色,2022年重现“花重锦官城”胜景。按照规划要求,目前成都市正着手编制《花重锦官城——成都市增花添彩详细规划》,制定了市花芙蓉及行道树增量提质实施方案,以及中心城区春花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而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绿化降尘减噪的生态功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今年1月,我市启动了“城市绿化增量提质”专项行动,全面梳理城区道路绿化带(包括分车带、人行道)现状,排查可增绿、可补绿的绿化增量空间;结合街头绿地、公园、小游园等景观环境梳理,在不破坏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增加乔木数量,提升绿化总量;梳理墙边、滨水防护林绿地可栽植空间,按照增量的原则,科学配置乔灌草,体现景观特色。

全面实行河长制

推进建设“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到2017年,全市江河湖库实现河长制管理工作全覆盖,力争提前一年完成中央下达的目标任务。

《实施意见》提出,设立总河长领导下“三级党政、四级管理”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理体系,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河长,总牵头全市河长制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分别担任市域内金马河(岷江外江流域)、锦江(岷江内江流域)、沱江(沱江流域)三大流域的市级河长。市级河长作为流域内河长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重点行使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监督考核职能。

为积极推进“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河长制管理工作从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防洪能力提升、水网体系建设、行政执法监管六大重点任务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强调,今年,全市江河湖库实现河长制管理工作全覆盖,中心城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中心城区水网体系基本完善,水系、岸线、通道、绿化“四通”基本形成。全市黑臭水体不超过10%,主要江河重点区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60%,岷江、沱江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全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50%。到2025年,“宜居水岸、活水成都”的水生态体系基本建成。全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主要江河重点区段堤防达标比例不低于80%,岷江、沱江纳入国家和省考核的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全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本报记者 缪梦羽 王琳黎 胡清

原标题: 让全体市民享受更多的生态福祉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