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长假,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部“神剧”刷屏。陆毅、张丰毅、吴刚、柯蓝、胡静等主演的《人民的名义》,可谓给中国荧屏带来“平地一声惊雷”,近期在湖南卫视热播,立刻引发收视狂潮,这标志着沉寂十年的反腐题材剧高调复苏,与现实中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交相辉映。
号称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的《人民的名义》,将反腐剧和政治剧合二为一,还原了中国官场现状的很多规则和特点。本剧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定义为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的一位朋友说:“我看了前三集就入坑了,不仅拍得精彩而且真实!”
尺度大
周梅森积蓄十年“洪荒之力”
《人民的名义》背后的“灵魂”是曾凭借《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等作品走红文坛的作家周梅森。在真实与艺术之间追求平衡点,是相当不容易的,周梅森这次把他积蓄十年的“洪荒之力”都用在了这部作品中,他说这是自己创作生涯以来最好的作品,写得酣畅淋漓。该剧导演李路介绍,现实贪腐案件中的“苍蝇”“老虎”都可以在剧中找到代表,“还有当官不作为的、懒政的,都写到了,笔墨还不少。”
2004年之后,受政策影响反腐题材电视剧逐渐淡出荧屏,几乎形成了10多年的空窗期。而在此期间,作家周梅森也陷入了创作困境,几度搁笔。转机出现在2015年初,伴随着国家反腐工作的大力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剧中心三顾茅庐,力邀周梅森参与创作。来者有一句话最终打动了周梅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这场硬仗中下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在这样的时代命题下,文艺创作不应该缺席”。
该剧以某部门的一位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开始,抽丝剥茧一步步牵出错综复杂的内幕。最高官员涉及到副国级,剧中还有政法帮、秘书帮等的争斗。前些年在小说创作中颇有顾虑的周梅森坦言,自己剧本写到半途还在考虑,“情节应该触及到怎样的程度才最合适?”结果,他得到的鼓励是——“反腐形势那么严峻,你能这么轻描淡写吗?”周梅森相信,反腐剧的春天又回来了。
口碑好
《人民日报》盛赞民心所愿
《人民的名义》“规格”之高,高在剖析反腐之烈度、深度开创了新境界,高在1.2亿投资创下同题材电视剧之最,也高在让国产剧有了高颜值、高智商检察官等方方面面。在90后年轻人主导的豆瓣网上,这部剧的评分从9.0高开,播至第四集时评分已达到了9.1。其间,《人民日报》也连续发布两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头条,对《人民的名义》评价颇高。
《人民日报》这样评: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效率高
审委组熬夜一星期看完全集
对贪腐事件的有力揭露让人看得过瘾,但在创作这样一部大尺度的反腐剧时,导演李路也坦言自己有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题材,所以这部剧终归是带着一定风险的,能否顺利过审就是最大的考验。据了解,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拍完送审时,编剧周梅森曾跟导演李路打了招呼:“要做好删掉5集、改1000次的准备。”然而没想到的是,审查仅仅十天就通过了,这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周梅森表示,他的前作《绝对权力》和《国家公诉》送审时,分别修改了许多回,而《绝对权力》更是差点就被“毙”了。而《人民的名义》的顺利过审,也让周梅森看到了反腐剧的春天。
投资方之一的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也表示,在电视剧送审时,因为主创团队和投资方都知道整个剧本触及到了多深的程度,所以大家都很忐忑,但没想到过审很顺利。据安晓芬透露,此次审核部门都对这部剧表示了坚定的支持。“他们都带回家去看,熬夜去看,他们各个审委都真的是这样,一个礼拜就把55集全部看完了。看完了大家给提意见,基本上都是非常肯定的。当时给出了‘气势磅礴,石破惊天’这样八个字的评价。”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帆
原标题:厉害了,我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