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一条生产线从3人到100人 内饰班班长见证“车都”崛起

2017-04-12 07:19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史建婷

工作中的陈和欣

·期盼与关注·

陈和欣坐在BAZ68-77段班组园地接受采访,眼神不时会扫向流水般淌过的生产线,一辆辆颜色各异的新款捷达在条线上安装内饰,共有50多道工序,作为一次内饰班班长,随时“抽检”质量是职业习惯。

陈和欣在一汽-大众成都工厂一次内饰工位工作了6年,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工艺娴熟的班长,其间,一汽-大众四次增资成都,生产节拍更是从120秒下线一辆汽车提升至60秒,他见证公司项目快速发展,也见证了成都汽车产业的不断崛起。

“我开的是我自己生产的车。”陈和欣自己开一辆速腾,有时候会故意查一查车辆编号,享受过程里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被他延伸到了自己所在的行业,甚至整个成都的产业实力,“希望汽车这个行业不断发展,自己能提升管理水平,也希望‘成都造’能辐射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感受成都经济实力。”

从长春到成都

第一晚被冻醒 如今爱上成都“宜居宜业”

入行之前,陈和欣从未曾到过成都。他是长春人,大学也在长春就读。大学毕业后,他签约一汽-大众长春工厂。在来成都之前,他对成都的印象来自电视剧和电影,他看过很多遍《三国演义》,崇拜诸葛亮,对三国文化十分痴迷。

“我现在还记得刚到成都的第一晚。”第一次到成都,是2011年2月,陈和欣记得,那是农历正月初六。当晚,他与朋友一起住在了朋友的亲戚家,“没有暖气,当晚就被冻醒了。”

这种地域习惯里的不适,很快被冲淡。“我喜欢吃辣,这里的美食很合胃口,这里是天府之国,宜居宜业,生活工作都非常便利。”从龙泉驿市区到工厂,最近几年增开了多趟社区巴士和公交车;在工厂附近,有多个开发商针对工厂员工给出住宅优惠;就算不是成都人,龙泉驿区也让工厂工人孩子就近入学;地铁2号线开通至龙泉驿区,工厂离地铁站只有5分钟“共享单车”的距离。

如今陈和欣已在成都安家、立业,参与这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与这个城市共荣辱同发展。

“全国所有的捷达或者速腾,都是我们成都生产的。”看到别人开捷达、速腾,甚至是周边工厂的其他车型,陈和欣都会莫名激动,觉得这些作品离自己很近,有一种自豪感。

从3人到100人

多次增资成都 去年产量突破70万辆

到成都第二天,陈和欣走进了一汽-大众成都工厂一次内饰生产车间,“当时还没有正式投产,属于试制,每周生产2~3台车,一条线上只有3个人。”

2008年,成都市政府、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公司在成都联合签署了一汽-大众成都35万辆轿车项目四方框架协议。2009年5月,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成立,35万辆轿车项目正式启动。同时启动的一二期工程,于2011年10月13日建成投产。

“工序一直没有变,但如今线上有100多人,是产量变大,生产节奏变快了。”2012年,陈和欣成为一次内饰班班长,最初管理的人数只有6人,如今有近30人。

在蓉发展7年来,公司多次增资,目前成都分公司产量已占全公司产量的三分之一。

在一二期工程投产前,一汽-大众已决定再次增资,于2011年7月启动了轿车三期工程项目,新建了一个涂装车间和一个总装车间。2013年1月16日,三期工程建成,分公司产能达45万辆, 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新、品质最高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2014年4月,成都分公司四期项目启动,总投资40亿元,规划产能15万辆,已于2015年11月投产。四期项目建成后,成都分公司规划产能达60万辆。

去年,公司产能又一次破纪录,实现了“极限”超越,实现了年产量70万辆,这也是一汽-大众成立25年来单一工厂的产量新纪录。

从120秒到60秒

“成都速度”不断刷新 “到处荒地”变身工厂林立

“最初自动化程度没有这么高,每一次增加产量,都会提升设备。”一汽-大众整个项目严格采用了德国大众集团工厂建设标准和最合理的工厂建设原则,大量采用节能、环保,具备国际领先优势的技术和工艺。在焊装车间,共有700台机器人,自动化率54%。

陈和欣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2月,他所在的班组接到任务,要快速调整一款“涂胶”设备,给出的期限是4月,“我们检查发现,大问题有6项,还有很多小问题,压力很大。”

不过,在全班组加班加点工作后,去年3月,班组完成了调试。也在去年,该公司生产节拍提升至60秒——每60秒,就有一辆速腾或者捷达下线,经测试后开出工厂,开往全国。这个数字在工厂投产之初,是120秒。

2014年4月15日,成都工厂第100万辆轿车下线,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出席庆典时,盛赞成都“创造了一汽-大众发展的新纪录”。两年后的同一天,成都工厂迎来了第200万辆整车下线。

“我刚来的时候,周边很多地方都还是一片荒地。”和一汽-大众共同创纪录的,还有整个龙泉驿区的汽车产业,以及成都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早晨,陈和欣上班途中,看到路上的高楼和工厂林立,常常感到不可思议。

巨头落户,一群“小伙伴”跟着进来。与一汽-大众相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物流产业组群也落户到零部件园区、物流园区,目前,近70家零部件生产厂进驻园区并开始运营。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摄影 张士博

原标题:最自豪:我开的是我自己生产的车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