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频率更高的Ka频段通信,具有容量大、终端小、易装备等特点。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
4月12日19时04分,实践十三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不受地面条件限制,无缝“动中通”成为现实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的上网体验不好,飞机机舱内不能上网,高铁列车上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游轮驶离港口后就变成信息孤岛……这主要是由于地面移动网络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即使能覆盖、但跨越不同区域导致切换过于频繁,难以为高速交通工具提供服务。”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刘方介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在一些地方,信息传递仍然存在盲区。实践十三号则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可以凭借其快捷组网、高速接入的特点,以及低成本优势,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无缝“动中通”。
“动中通”是指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载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卫星通信保障。实践十三号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跟踪捕获功能,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联通世界,彻底改善上网体验。
实践十三号在移动领域将和我们的互联网相结合,能够在灾害应急领域,应急通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将引领我国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实现我国卫星平台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推动我国商用卫星国产化进程,对我国后续卫星载荷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空超级宽带网30万用户同时百兆接入
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了与传统通信卫星完全不同的频率,不仅拓展了全新的频率空间资源,同时也使得卫星的通信容量大幅提升,达到20Gbps,是传统通信卫星的数十倍,甚至超过了之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
有了这样的能力,实践十三号卫星可以同时接入30万个用户,并让每个用户享受到百兆宽带的无线上网体验。因此,实践十三号卫星不仅能够使一些偏远地区轻松接入宽带网络,我们未来在高铁和飞机上,也能够享受到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通信服务。
此外,实践十三号卫星还将首次验证高轨道的激光通信技术。按计划,实践十三号卫星在经过在轨验证,确定这些全新的通信技术稳妥可靠后,不仅会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后续卫星上,而且,实践十三号卫星本身也会投入正式的业务运营,从一颗试验卫星变身一颗真正的通信卫星。
新动力更持久 在轨运行寿命15年
相比于普通卫星携带化学燃料飞行,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的另一项新技术就是电力推进。这种全新的动力,让卫星效率更高,寿命也达到了15年,大大超过了目前普通的通信卫星。
在此之前,普通卫星主要靠化学燃料燃烧产生能量,来保持自己的飞行速度。而电力推进,则是通过消耗电能,来维持卫星的飞行。由于电力推进的效率比化学推进成倍提高,因此可以给卫星减轻很大的负担。携带燃料的重量更是从过去的3000多公斤缩减到只用100多公斤。
而为了让全新的电力推进系统能够更好的工作,研制人员还对电源系统做了提升,采用了纯国产的锂离子电池。
实践十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周志成介绍,这一次实践十三号卫星肩负着重任,电推进系统试验成功之后,它就可以广泛应用在其他卫星上,特别是可以用在未来进行深空探测的航天器上,发挥电力推进效率高,续航时间长的特点,探索更加深邃的宇宙空间。
原标题:中国在太空建超级宽带网!飞机高铁将可快速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