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千年潭门的砗磲寓言:爆炸式发展过后戛然而止(2)

2017-05-02 08:53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编辑: 肖凌霄   责任编辑: 马兰

迁徙而至的加工大军

作为土生土长的潭门人,付贵20岁那年就跟随父辈的脚步出海打鱼。海上的日子充斥着危险,让付贵至今都不愿意再去回想,“浪像山一样打过来,甲板上全是水,太可怕了。”2003年前后,经历过两次差点危及生命的海上风暴后,付贵对出海打鱼心生退意。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开始接触砗磲加工,并于2011年建起了自己的砗磲加工厂,磨珠、雕刻等加工工艺一应俱全。

潭门渔民之间流传着一本名叫“更路簿”的册子。这是一部老船长间代代相传的航海地图,记载了南海一带每一处暗礁的准确位置。正是因为“更路簿”的存在,潭门的渔民得以比其他地方的渔民更加了解南海,而砗磲就恰好生长在这片海域中。

如今,整个潭门镇还保留着200多艘渔船,捕捞仍是当地主业之一。但参与捕捞的却不仅仅只有潭门人。当地人说,现在的潭门只有船长大多是本地人,真正从事打捞的却是湖南人比较多。这些湖南人韧性好、肯吃苦,是船长们最喜欢聘用的船员。

鼎盛时期,付贵的工厂里曾有两三百名工人。而现在,工厂里只剩下十几人。曾经月薪上万、厂家争相聘请的雕刻师傅们,一些回了家,另一些则去了其他地方进行玉石等工艺品的雕刻。

付贵提到的雕刻师傅,是近年来潭门外来人口的主要组成之一。2013年,砗磲制品突然在工艺品收藏界异军突起,广受追捧。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工艺品加工工人。海南砗磲协会常务副会长符永贵介绍说,一年前整个潭门镇大约有2万人从事与砗磲相关的产业,其中外地人就占了一半。

这些外来人员中最受追捧的当属雕刻师傅。这些来自河南南阳、江苏苏州的手艺人,雕工普通的每月工资也可拿到万元以上,水平稍高的每月赚四五万元不成问题。符永贵说,正是因为这些雕刻师傅的到来,潭门的砗磲才逐渐走向了精加工,不仅带动了砗磲的价格,也教会了不少当地人雕刻的手艺。

除了雕刻师傅,湛江人也是砗磲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群体。他们擅长通过打磨、抛光来加工手链、手镯等产品,在潭门开了众多“圆珠厂”。从业者不仅都是广东湛江人,甚至大多来自张明和张亮的老家——雷州流沙镇。

两兄弟此前在三亚销售珍珠,后来看到潭门砗磲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便决定来潭门发展。张明介绍说,家乡流沙镇曾是中国著名的珍珠产地,并享有“中国南珠出流沙”的盛名。也因此,几乎每家每户都在从事珍珠的加工。有了这样的加工经验,雷州人做起砗磲珠子的加工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

如今,张明兄弟俩已经习惯了在潭门的生活,妻儿也被接到了这里。在张明看来,潭门与雷州,方言相似气候相近,因此很容易适应。但除了气候和方言,潭门本地人的朴实,才是促使他们当时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

遗憾的是,无论他们对潭门的评价多高,现在都要面临是否和他人一样继续迁徙别处的选择。除了禁令之下很难再卖出东西外,越来越难买到砗磲原料也是张明和张亮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越挖越少的海洋资源

4月23日晚上10点,张明接到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一艘渔船靠岸了,带了不少砗磲。夜色里,张明和弟弟立马骑着摩托车赶往附近渔村。摩托车在乡间小路奔驰十几分钟后,一行人抵达了一排靠海小洋楼门前。

一楼4间仓库的地面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刚刚打捞上来的砗磲贝壳。每一片都用彩笔做上了记号,标记着各自的所属渔民。不同于活体贝壳的洁净光华,这些贝壳大多已经在海底经过了千百年的洗礼,表面附着着各种海洋生物留下的矿物痕迹。张明说,在潭门销售的砗磲贝中,活体一般只能被用来做标本,而像这样的化石却因为独特的玉化现象,可以被用来加工成各种工艺品,价值更高。

手电筒几番照射后,张明看中了一块贝壳,虽然品相不佳,但玉化程度不错,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打磨出几颗精品珠子。弟弟张亮负责和贝壳的主人交涉,报了一片300元的价格,结果惨遭拒绝。几番讨价还价后,贝壳的主人有些生气,觉得张明张亮兄弟完全没考虑自己出海的艰辛。

他说,现在每次出海至少需要40天,由于砗磲越来越少,打捞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有客人质疑,黄岩岛一带那么多砗磲,怎么会难打捞时,这位渔民有些无奈:“黄岩岛一带现在至少有几百艘船,能有多少砗磲够捞?”渔民说,以前打捞砗磲只需要捞珊瑚礁上面,难度小品相也好,现在随着捞贝越来越难,只能通过炸掉珊瑚礁去捕捞礁底的砗磲,不仅费工费时,打捞出来的砗磲品相也越来越差。

渔民的说法得到了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顾问林鸿民的证实。林鸿民介绍说,随着近几年砗磲贝需求的日趋旺盛,砗磲已经成为渔民争相捕捞对象。经过多年不间断捕捞,天然砗磲资源几近枯竭,“活体砗磲贝已经很难看到了,砗磲化石也是越来越少。”

转型困境在潭门重演

4月初,张亮独自一人去了趟广西北海,寻找新的商机。在那里有一个规模颇大的水产市场,号称是中国国内目前最大的珍珠、干海味批发交易市场,也许能够帮助他们圆梦。

对张明兄弟来说,继续迁徙是迫不得已的下策。如果可以,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潭门顺利完成转型。在他的人生规划中,原本是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珠宝品牌,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

理想曾经有过实现的苗头,2015年,张明在潭门镇开了第二家分店。砗磲禁令发布后,因为无力支付人力与租金,第二家店又于今年年初被关闭,兄弟俩连锁店的梦想也被暂时搁浅。

店铺关门后,仅剩的一家店加入了潭门转型的大军,开始主营目前潭门公开售卖最多的珊瑚玉。这是一种产自印尼的陆上石头,因为花纹与珊瑚极其相似,被称之为珊瑚玉。由于知名度不高,加上原料需要进口,利润始终不高。

张明也将希望寄托于正在兴建中的南海国家博物馆。这一大型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就坐落在潭门渔港码头的南岸。每次骑车路过时,张明都在心里暗暗期待,希望博物馆开业后能为潭门带来更多游客。

潭门镇副镇长黎雨鑫介绍说,博物馆的建设单位并不属于潭门镇镇政府管理,目前还不能确定具体的开馆时间。在他看来,博物馆的建立一定会为潭门带来新的机遇,但机遇具体会体现在哪个领域,他也不太清楚。

整个潭门都在小心翼翼地尝试中,希望能在转型的迷茫期找到一个有前途的方向。

一年前,张明的初中同学方杰跟随老同学的脚步来到潭门,结果不久就赶上了砗磲禁令。他突然发现,如今潭门面临的转型与多年前自己家乡的遭遇有着惊人的一致,甚至像是某种程度上的历史重演。

方杰说,上个世纪末,家乡的珍珠价格一路飞涨,无数人都投入到了珍珠贝的养殖中。后来随着港口的珍珠贝越养越多,家乡那片海域的水质越来越差,再也养不出品相好的珍珠。加之防风、防洪设施简陋等因素影响,珍珠生产开始出现停滞、倒退现象,部分养殖场因灾垮台,剩下的也大多面临窘境,难以支撑。无奈之下父母只好选择转行,养鱼、开店……诸多尝试后,只能勉强温饱。

方杰记得,家乡彻底走出转型期的痛苦用了至少两三年的时间,但也始终没能恢复往日的繁华。他不知道,这一次潭门又需要多久。(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本版文并摄/本报记者孔令晗

原标题:千年潭门的砗磲寓言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