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这个经过“千锤百炼”的报告,在审时度势中自觉肩负使命,准确把握定位,科学描绘出富有时代精神、彰显四川特色、反映人民心声的发展蓝图,谋划开启四川发展新的篇章。
一种定力坚如磐石: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依然是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
再次回到报告起草工作的起点。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研究谋划四川未来发展重大问题提出“六个毫不动摇”总体要求:毫不动摇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坚持创新引领转型发展,毫不动摇构建全面改革开放新格局,毫不动摇把法治四川建设推向深入,毫不动摇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毫不动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这是四川过去五年奋进前行取得的弥足珍贵经验,是制胜未来的重要启示,也是继往开来、永续发展的智慧和境界。
按照“六个毫不动摇”总体要求,谋划四川未来的重点工作,起草组认为,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过去五年,四川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宏观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旧动能转换时不我待;
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再次发生芦山强烈地震,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四川是否安全、“地方作为主体”新体制下重建能否圆满完成,各方高度关注;
四川贫困量大、面广、程度深,特别是彝区藏区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社会治理等因素交织,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艰巨性;
……省委迎难而上,勇于担当,集中力量打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脱贫攻坚、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从严管党治党等硬仗,着重抓了一批关乎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难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四川经济总量达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全省呈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三大发展战略”是推进治蜀兴川大业的正确路径选择,必须始终不渝地朝着“两个跨越”坚定前行。
从起草调研反馈情况看,大家认为,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仍然是四川最大省情,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还比较突出,专注发展定力,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仍是推动四川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宏伟蓝图的关键之举。
这些判断和共识在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过程中,两大原则一以贯之。
原则一:不另起炉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打造引领西部、面向全国的核心增长区域;
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城乡形态;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不仅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对治蜀兴川重点任务的部署也一脉相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原则二:不墨守成规,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提升治蜀兴川战略的内涵。
面对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不断对既有战略内涵进行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发展战略一致性、连续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备受关注的美好愿景——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较之2013年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中首次提出时,有了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美丽,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繁荣,展现百业竞发之兴、万商云集之盛;和谐,彰显四川安居乐业之幸、政通人和之福,让人们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
备受瞩目的奋斗目标——“两个跨越”,首次明确“五个再上新台阶”的细化目标,即: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一份情怀全面彰显: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点点滴滴系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令报告起草组感受强烈的是,省委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汇聚起治蜀兴川的强大合力。
谋划未来五年工作,仍要用充分反映全省人民意愿的报告,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
“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报告描绘的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是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富民强省的美好夙愿,描绘出治蜀兴川的锦绣明天,汇集了巴蜀儿女的共同期盼,如一幅绚丽画卷徐徐展开。
从指标看,报告提出到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从举措看,报告写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写入“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写入“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从群体看,报告强调既要重视平均数大多数,又要重视极少数,既在“四大片区”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又要求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从标准看,报告强调要办好民生实事,兜牢民生底线,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让老人更长寿、孩子更欢乐、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
从细节看,报告明确提出要补好儿科、全科医生、老年医疗护理等短板,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5月20日,省委十届十次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十届省委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决定将报告提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审议。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在热烈的审议中,代表们一致为报告“点赞”。不少人评价:报告很大气、接地气、鼓士气。
十届省委报告是一份政治宣言,四川干部群众又评价它是一份“接地气”的报告,里面“金句”不少,许多内容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朗朗上口,深入人心。
肯定之余,人们也有这样的感觉:相比过去五年治蜀兴川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党代会报告关于成就的表述很低调。
一位报告起草的参与者感同身受,与最初版本相比,最终提交审议的版本,无论是在语言表述上还是成就描述上,均显得朴实无华。
这是省委一开始就定下的“调”:报告撰写要实事求是,不刻意渲染,不搞抽象概念,用事实说话。
不夸大其词,不言过其实,看似文风要求,实则是省委领导全省人民在治蜀兴川过程中,对实事求是这个党的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弘扬。这是事业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
一个反映民心的报告,必将凝聚民心;一个处处为民的报告,必会造福人民。
……时间,再次走向历史性的一刻:2017年5月27日上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闭幕。王东明同志在大会结束时脱稿讲话。他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过去五年的艰辛、奋斗、成就已经成为历史。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怀有忧患意识,直面困难挑战,勇于担当担责;面对新的挑战、新的“赶考”,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非凡勇气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再前进、再出发,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去征服新的“雪山草地”,去战胜新的艰难险阻,奋力开创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要以辛勤汗水、智慧力量和奉献担当,在巴蜀大地书写新的历史、铸就新的辉煌,更好造福可爱的四川人民。□本报记者 梁现瑞 张守帅 罗之飏
原标题:为了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明天——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报告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