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首次提出“天府文化”,并要求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天府文化”之提出与历史脉络若合符契,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是成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文化再出发。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天府文化”之时代风采,塑造成都个性化的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天府文化的历史本源 成都平原取代关中,享有“天府之国”美誉
“天府”本义“天子之府库”,是指朝廷储蓄宝藏的仓库,无所不有,后引申为富庶肥沃之地。早在《战国策》中苏秦为秦惠王指陈天下大势,已有“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的论断。《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向刘邦建议定都关中,正是看中了其土地肥沃、经济富庶,又能贯通南北,攻守自如,“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然而在自然环境恶化、战争和过度的开发后,最初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逐渐衰落。
此消彼长。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凿二江,既通过外江分流解决了岷江水患,又依靠内江将航运、灌溉和生活等所需的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入成都平原,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水利灌溉网络,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区,保障了良好的农作物种植条件,成都平原自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已将“天府”之美誉冠于成都平原。从李冰治水到刘备治蜀,经过四五百年的积淀,成都平原最终取代关中,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更是以史的形式郑重其事地记载蜀之为国“地称天府”。成都平原与“天府之国”结下了1800多年的不解之缘,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天府文化”的气质神韵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天府之国之于华夏大地,既是物质上的富庶,又是文化上的昌盛。在“天府之国”中涵育千年的“天府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天府文化”之提出与历史脉络若合符契,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是成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文化再出发。
从文化内涵上看,“天府文化”是个复合性概念,不仅能囊括其时空范围内的各种文化门类,同时,也能统摄不同主题和层次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天府文化”自李冰治水萌生,经历千年沧桑而后逐渐积累壮大。古蜀文明是其生发的土壤和基础;汉代文翁兴学,教化成都;三国蜀汉刘备君臣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经济和文化的持续繁荣,令成都在唐代荣获“扬一益二”的盛名。五代十国时期,前后蜀又以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富庶的物质经济,聚集一大批躲避战乱的文人墨客,创造出花间词、西蜀画为代表的杰出作品,开有宋一代文化艺术之风气。宋代成都商贸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人才荟萃,蜀学崛起,在全国独树一帜。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兼容南北,贯通东西,成都以开放包容的气度纳海内之士,取各家之长,融以独特滋味,凝众志以成城。“天府文化”不局限于某朝某代,而是一个贯通历史、当下和将来,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地域文化。
弘扬现代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和全国一样进入迅猛发展期,文化作为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都传承着“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聚焦高新技术、汽车以及航天航空等特色产业,取得骄人成绩;在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勇于先行先试,持续发挥示范作用。成都散发着“优雅时尚”的文化气质,“快工作、慢生活”,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成都有着优游雅致、从容不迫的时尚慢生活。从太古里的国际潮流,到锦江河畔的惬意漫步,成都的安逸与闲适无处不在,成都也被冠以“中国最美幸福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宜居城市”“最佳时尚生活城市”等美誉。成都秉持着“乐观包容”的文化态度,以豁达、开明的大智慧,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磨砺意志,面临“5·12”特大地震的大灾难,成都人能自强不息、感恩奋进;当“蓉漂”成为时尚,海内外英才汇聚蓉城时,成都为这些在成都打拼未来的年轻人不仅提供了创新创业的便利环境,更是给予了全社会的礼赞和尊敬。成都保持着“友善公益”的文化温度,成都人以善良、友爱、热情、宽厚、互助等优秀品德,培育出一种既平和适逸,又知人情冷暖的社会氛围。公交车上蔚然成风礼让座位的点滴温暖,誉满华夏的成都“健忘老人”事件、感动中国的梁益建医生,逐渐蔓延的“友善之墙”,成都人的好善乐施、友爱互助在点点滴滴的身边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博士)
原标题:天府文化的历史本源与气质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