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多声部低沉浑厚、巴塘弦子奔放热烈、康定溜溜调悠扬抒情……6月10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非保中心”),“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档案视听展”精彩揭幕。来自藏羌彝文化走廊的非遗传承人现场打起了羊皮鼓、吹起悠悠羌笛,“天籁之音”惊艳着公众的耳朵,传递出四川“好声音”。
在长达9天的非遗节上,观众将走进民族民间音乐的璀璨世界,欣赏到四川80多个精品非遗传统音乐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天籁之音”由省非保中心耗时2年,行程15000多公里,走遍四川各地,采访了2000多位非遗传承人,收集整理而成,它们共同汇成了四川非遗传统音乐项目最闪亮的明珠。□小菲(图片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艰苦 行程万里抢救四川“好声音”
2015年,国家启动了年满70周岁以上,以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计划。同年中秋节,省非保中心“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档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启动。其目的,就是抢在这些非遗音乐项目消失之前,把它独有的魅力定格。
四川是非遗大省,尤其“藏羌彝文化走廊”汇集了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蕴含着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这次非遗声音档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就主要针对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类别,对以巴蜀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体的80个精品非遗项目进行打捞。
这是一次无比艰苦,却又难以忘记的历程。
为了采集到最鲜活、最原生态的声音,录制工作往往就在非遗传承人的家里甚至附近的田间地头完成。2015年下半年,省非保中心工作人员开始了汶川、茂县、松潘、若尔盖、黑水五地的录制,一走就是半个多月。甘孜、阿坝、凉山三地的非遗传承人,很多居住在大山或草原深处,要下到村子采集资料,有时候一个项目就得一天时间。翻山越岭、车途劳顿、高原反应,考验着大家的体力。
不过,这保证了工作人员采集到未加修饰的原生态歌声和演奏。著名的“羌族多声部”,往往在羌族群众围着火塘聚会或劳作时演唱。于是,曾在央视上表演“羌族多声部”的“毕曼组合”,穿着羌族服装,坐在屋外的坝子里,抿一口青稞酒之后一唱一和,再现了这项国家级非遗的古老神韵。德格劳动歌曲,十多位传承人就在迤逦的草甸上再现了当地藏族同胞打阿嘎、放牛牧羊甚至锄草时或热烈、或抒情、或有趣的歌唱。正是这种未加任何修饰的声音,让工作人员如获至宝,“我们就是要采集他们一代代传下来的最古老的声音,这种原生态的声音,更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每种声音都是天籁惊艳
耗时两年,走遍四川的每个角落,60个小时的音频资料、80个小时的专业高清采访视频、5000张图片资料,成为此次“天籁之音”最珍贵的财富。
在凉山美姑县拉木阿觉乡拉达村,工作人员见证了凉山口弦的魅力:如今唯一还在坚持做口弦的的的阿哈,一曲《赛马》让工作人员“听出了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小巧的口弦,吹出了马的嘶鸣、急切的马蹄声、人们的欢呼声,“让人听得热血沸腾。”
在巴塘,有着几千首曲目的巴塘弦子是藏族民间音乐的最大宝藏,被誉为保存最完好的藏族音乐“活化石”。当琴手拉起胡琴,人们绕圆而舞,长袖飘飞。女子蜻蜓点水,逍遥自在;男子刚健有力,激烈奔放,场面的热烈,让人经久难忘。
在中江县的仓山镇,汉族传统乐舞仓山大乐的表演同样让工作人员看得热血澎湃。这种相传周文王庆祝战斗胜利的音乐表演,乐器大、乐队大、曲目丰富、乐舞独特。当乐队开始表演,其音量之宏大、气势之磅礴,体现了仓山大乐雄浑、豪放的特色。更让工作人员惊讶的是,仓山大乐还能表现南方小锣鼓的隽秀风格:快打惊天动地,排山倒海;慢打和风细雨,使人陶醉,心旷神怡。
除了原生态的多种音乐,“天籁之音”还收集了四川相书、车灯、川剧等多种四川曲艺,著名的相书表演艺术家鲁国华、车灯艺术家夏蔓芸、扬琴大师付兵,都曾在其中精彩献艺,而这些四川“好声音”,均将在这次展览中精彩“亮相”,借此增进公众对四川非遗的了解和热爱,甚至主动传承保护。
原标题:来听属于四川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