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确定我市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3月24日,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成都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在一年一度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抓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工作,促进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2017年度计划》(以下简称《年度计划》)已于日前出台。
根据《年度计划》,我市将着力健全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明确到201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3%、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5%;森林蓄积量达到33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9%,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3%;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小于58微克/立方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3%,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47%,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20%。
绿色低碳制度体系
启动碳交易
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完善低碳发展市场机制。根据《年度计划》,我市将启动碳交易,主动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同时,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服务费承担机制和跨区(市)县环境补偿机制,实行差别化资源价格,完善污水、垃圾等处理处置收费政策。
推进建立低碳认证制度。按照国家公布的认证目录和认证规则,鼓励企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试点;探索地方低碳产品和服务认证标准,开展碳足迹计算方法及评价标准研究,鼓励重点出口产品开展碳足迹认证。同时,探索实施“碳惠天府”计划。通过构建市民交通出行、家庭用能、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的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搭建数据平台。
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实施低碳产业升级工程
争取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
构建低碳排放的工业体系。在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外,将加快核电、风电、页岩气等新装备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动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加快提升旅游业、文化创意、健康服务等生活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
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鼓励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争取打造50个乡村旅游精品业态经营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实施100万亩菜粮高标准农田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
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明确2017年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00吨以上;启动静脉产业园区规划,积极争取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加快建设蒲江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
原标题:完善中心城区慢行系统逾60公里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