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扫码借球=共享篮球?专家:噱头 本质就是租赁

2017-06-15 07:26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一台提供“共享篮球”的机器,被放置在金牛区体育中心篮球场边,运营方表示,要为篮球爱好者提供好的打球体验。但是,这台机器放置了一周多后,昨日下午,记者原地观察了一小时,并没有人扫码借球。“篮球场上,永远是球比篮筐多。”一位打球者告诉记者。

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项目相继出现,专家认为,这种项目“只是贴着共享经济标签的租赁服务,体现了资金过剩和创意的缺乏,噱头大于实质,‘共享’的幌子便于创业公司融资、宣传。”

运营方:针对高校学生

金牛区体育中心的篮球场边上,上周开始出现了一台高约两米的“共享篮球”柜式机器。机器边上拴着打气筒,正面的6个方格内各放置了一个篮球,按照提示,需要先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接着在引导下输入手机号注册,并支付49元押金,才可以扫码开箱取篮球。“目前是一块钱一小时。”运营方成都麦创创客空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未来会涨至3元每小时。

金牛区体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器于本月6日正式运营。“当时运营公司介绍,这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

“共享篮球由我们和‘猪了个球’公司在成都区域联合运营。”成都麦创创客空间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石尘介绍,“项目是篮球分时租赁,希望能为篮球爱好者运动和存放衣物提供便利。”

胡石尘表示,机器安装了一周多,目前还在调试,尚不能提供注册以及使用的数据。“金牛区体育中心的机器是项目在西部地区安装的第一台。”他告诉记者,之后还有9台机器会陆续运抵成都,“将放置在成都各大高校内。”

他向记者表示,项目针对的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也包括一部分去高校打球的篮球爱好者。我们放置的篮球单价在200元上下。”此外,他表示,机器还可以解决存放衣物的需求。

打球者:我们不缺篮球

体育中心的篮球场上是否有借球的需求?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前偶尔会遇到来运动的市民没带篮球的情况。“多是青少年,他们会来向我们借球,一周能遇到一两次吧。”

昨日下午,记者在篮球场附近观察,发现一个小时内有7名打球者来此打球,仅一名男士没有自带篮球,不过很快他和场上人员分组打上了球,场边则有5个篮球闲置着。“我住在附近,平时会在这里或者西南交大打篮球。”在其中一位打球者唐先生的印象中,他几乎没有在球场上碰到过“缺球”的情况。“就算自己没带球,还可以加入别人的队一起打啊。”场上的于先生介绍,篮球爱好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球,“现在一个篮球又不贵。”另一位打球者汤先生则称,球场平时下午5点前后人开始变多,周末则整天都有人。“我跟你说,球场上的篮球只会多不会少。”

专家说:让其自生自灭

“共享充电宝、雨伞、篮球,不是共享经济新模式,是贴着共享标签的租赁服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说道。他认为,市场存在共享“过度”的现象,表现为资金过剩和创意缺乏;资本投资这些“伪共享”项目,追求短期利益,市场上“共享”概念野蛮生长,则使创新经济新模式蒙羞。“这样的‘共享’是走不远的。”

速途研究院原院长、科技分析师丁道师也认为,共享篮球和共享雨伞、充电宝等项目并非共享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向个人提供的租赁服务,噱头大于实质。”他介绍,共享经济的风口出现后,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出现了共享经济的创业公司,“甚至有共享服装。”在他看来,“共享”的幌子能让一些创业公司在融资和宣传中获得便利。

不过张敬伟也补充,共享经济在中国已经形成了新时代的创业神话和创富传奇,为草根网民——大众创业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范本。“因而,即使共享篮球这样的市场现象不长久,也要客观宽容以对,让其在市场竞争中自然生灭。”

成都商报记者 彭亮 摄影报道

原标题:扫码借球=共享篮球?专家:本质就是租赁,噱头大于实质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