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施工中的格罗方德项目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
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蓉投产;累计投资超1亿美元,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成都建世界级FD-SOI生态系统……当前,成都正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为首的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产业支撑。
Fab11明年2月前 完成项目建设
【现场直击】
炎炎烈日下,15台塔基、4台吊车分散排开,同时施工;施工人员熟练地操作着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跟进现场进度、调度安排……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的格罗方德晶圆代工厂——Fab11,上千人奋战其间,建设场景好不火热。
Fab11,格罗方德在全球第11家晶圆代工厂的代号,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之一,届时将改变成都乃至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版图上的布局。
从正式签约、举行开工仪式,至今过去不过4月,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如何?“芯片厂房已经开始2层的建设,动力厂房1层和地下室正在同时施工。”近日,在施工现场,格芯(成都)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工程责任工长彭庆介绍,建设方将在人员、物料、能源等方面做好统筹安排,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全力保障明年2月前完成项目建设。
此次落户成都高新区的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生产基地,总占地近76万平方米,相当于1800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除了主生产厂房外,项目还包括中央动力厂房、厂务设施罐区、办公用房等区域。
“预计7月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现场,动力厂房1层和地下室同时施工;芯片厂房已经开始2层的建设。“芯片厂房有4层楼30米高,内部将有7万平方米的空间。”彭庆表示,动力厂房主要是为芯片厂房提供空调、电力等动力支撑。动力厂房地下室为消防水池,主要功能为废水处理、循环水利用和事故处理。“地下室正在进行防水处理。”
“我们不仅要为格罗方德生产线建设一个生产空间,更要建设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就好像一个人,除了躯干之外还要有血管、神经系统等。”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其他的厂房项目相比,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复杂的生产系统,在几十万平方米的空间内,囊括了动力系统、大宗气体站、特殊气体站、化学品站、超纯水系统等,都将在建设中全面配置。项目内部还将采用世界一流的自动化技术,建设自动化物料运送系统、厂务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打造智能电子厂房,实现全自动化晶圆制造。
成都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发展领先中西部乃至全国
【成都精彩】
上月, BOE(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这也是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4.8万片玻璃基板(玻璃基板尺寸为1850mm、1500mm)。
这样的精彩在成都并非个案。5月23日,格罗方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累计投资超1亿美元,在成都建世界级FD-SOI生态系统。这是继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的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后,格罗方德在成都迈出的第二步。
成都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等领域已具备相当规模,吸引了英特尔、华为、戴尔、纬创、富士康、仁宝、联想、京东方、德州仪器等一批世界级企业来蓉投资,具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较为完整产业链,形成了领先中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优势。
随着“百亿美金”级的格罗方德12英寸晶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落定成都,成都集成电路产业链布局实现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到IC封装测试的全“链”合璧,加快向国际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迈进。
不仅是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加工,成都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布局也很早。作为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的聚集地,成都高新区在与集成电路配套的软件设计、智能终端、物联网等方面充分布局,为集成电路长期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软件企业1000余家,先后引进戴尔、联想、富士康等品牌代工企业及数十家配套企业,计算机产能超过5000万台,并在成都率先发布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成都还拥有巨大的人才优势。资料显示,作为全国10个专业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的成都,有IT专业技术人员约5万人,高素质电子人才的质量和密度均为西部第一。
当前,电子信息已成为成都直面全球产业格局最具竞争力的名片。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一盘棋”之下,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成都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为首的五大支柱产业,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
“5+2”“白+黑” 加足马力“打硬仗”
【工作日志】
在项目指挥部,施工进度按照红蓝线标示得一清二楚。在旁边的“白板”上,写着前一天施工完成情况,今日的施工工作量。按照计划,施工进度加快推进,整个工程有序展开。
“按照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我们又制定了具体的任务计划表,将工作细化到每个环节。”彭庆说,平均每天浇筑的混凝土达3000立方米,模板工程量近1万,架体施工达20万米。“为了确保工作完成,每周项目部都会进行考核。”
按照建设计划,项目将在明年2月前全面完成,达到让企业入场开展设备调试、准备生产的基本条件。“一般电子厂房从设计到施工完成,需要约18个月时间,规模之大、施工要求之高的格罗方德成都项目,需要在12个月完成建设,对于建设方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硬仗’。”彭庆说。
如何打好这场“硬仗”,确保明年2月完成建设?彭庆告诉记者,成都建工集团实行“5+2”“白+黑”的施工组织方式,合理调配人员施工,保障项目加快推进。
体量如此大的项目,从管理团队到施工团队,需要的人力都比一般项目多。集团组织了近400人的现场管理团队,各司其职,保障项目现场调度管理。各施工阶段的施工队伍也组织到位。“到了建设高峰期,预计会有六七千人同时在现场施工。”
除了人力保障,材料和设备的保障也是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现在已经完成系统设备的招标采购。”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格罗方德全球最大和最先进的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对建设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很多建材、设备都是根据晶圆生产所需要的厂房标准“量身定制”,打造独一无二的高标准厂房。
本报记者 缪琴 宋妍妍 摄影 马丁
原标题: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