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臭水沟变清渠 这些福利提升市民的获得感

2017-06-21 07:26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周建琼大姐见证了锦江河岸的变化,也见证了河道整治后每年候鸟的来来去去

周建琼大姐见证了锦江河岸的变化,也见证了河道整治后每年候鸟的来来去去

水环境的整治改善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报记者 朱大勇 谢明刚 摄

水环境的整治改善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报记者 朱大勇 谢明刚 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周建琼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是对她当前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自从去年锦江生态整治完工后,周建琼一家便过上了“诗中游”的生活:门外160米宽的清水大河,4公里花红柳绿的步道、每天窗外白鹭纷飞的美景……

“什么叫诗情画意?我觉得这就是最生动的展现!”周大姐搬到河畔新世界小区有4年了,在她门外不远的地方就是蜿蜒的锦江。这4年里,周大姐见证了河道如何从臭水沟变成清澈河流,也亲历了河边步道的诞生过程,对于河道环境的变化,她可谓感同身受。“对我们来说,有更好的环境,有更多的场所,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落到手上的利益,就是所谓的获得感!”现在人人都在讲获得感,而什么叫获得,周建琼有自己的看法。

曾经

河面垃圾漂浮 河水浑浊

周大姐是在2012年购买住房的,当时之所以选这里,也是看中了河边的风景,“专门选的河景房,就是为了享受这种生活环境!”然而,两年过去了,当一家人乔迁新居后,才发现梦想和现实还有一定差距。

那时,河畔还没有步道,路边人行道栏杆以下就是河堤,由于缺乏清理,经常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更令人厌烦的是,还有人在此倾倒垃圾,河面上经常垃圾漂浮、废品堆积,一到夏天更是蚊虫飞舞、恶臭难闻。来河边休闲游玩的人也并不多,好好的风景,就这样成了只能远观而不可接触的摆设。“别说人嫌弃,连白鹭、野鸭子这样的水鸟都不来,河边的环境真的禁不起近看。”周大姐回忆说。

那时候河道也没有现在这么宽,最宽的地方也不过100米,“因为河里面的淤泥堆积,再加上杂草和垃圾,所以河水也比较浑浊,不像现在这么清澈。”她说,因为做工的“粗糙”,河边也没有更多的活动场所,像跑个步、骑个车什么也不太方便,“总而言之,去河边的时候很少,不想去,也不愿去。”

整治

环境好了 水鸟也来安家

转机发生在2015年,当时相关部门开展锦江生态整治工程,周大姐门外的河段正好在一期规划内。工程说干就干,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这里的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河堤,施工单位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硬是在河道两边开辟了两条4公里长的步道。”周大姐说,这条步道临水而建,相当于在原有人行道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大块活动区域,而且它离河边更近,更亲近河水,让人感觉更心旷神怡。为了建设步道,河畔的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整治,杂草丛生、垃圾乱扔的现象没有了,河道也被拓宽到了160米,河水清澈、波澜壮阔。

“从去年开始,我就发现有白鹭和野鸭子来此安家了,尤其是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有大量野鸭子到这里来生蛋,这一切都说明,环境确实变好了。”周大姐说,去年施工正式完成后,河边人气一下就旺了起来,每天晚上都会有不少居民专程前来夜跑、散步、骑自行车,“感觉生活一下就丰富了起来,因为环境好了,可以选择的休闲方式多了,大家的幸福感自然也提升了不少!”期盼

愿成都每条河流美丽清爽

如今,每天晚上7点,周大姐都会准时出现在河畔,熟练地用手机扫二维码,踏着共享单车在河边骑行,“每天来回8公里,轻轻松松!”她告诉记者,自从环境改善后,她几乎每天都来骑车或跑步。她说,自从共享单车流行起来后,河边也有了停放点,每天都会有不少人在此借车还车,秩序井然。

“环境好了,人的素质都上去了!”周大姐说,自从河道改头换面后,她发现乱扔垃圾之类的不文明现象都少了很多,大家十分爱惜现在的成果,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她说,为了管好河边的环境,社区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多达150人的志愿服务队,她也是其中之一,“志愿服务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巡查河边的环境卫生,一旦发现问题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这样一来,不文明现象就很难出现反弹!”

周大姐一家都是“老成都”,这些年经历了城市的发展变迁,也见证了很多河流从曾经的臭水沟变成如今的清渠,“对于这种变化,相信很多成都市民都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在周大姐的观念里,环境必然改变生活,必然会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在老百姓看来,这些‘福利’就是获得感!”

周大姐说,她昨天也在报纸上看到了成都推出“治水十条”的消息,对于其中的每一条,她都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最大的感受就是每一条都说到了点子上,都是当下最符合实际的规划。”她最爱听的就是那句“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因为她对此最有感触,可以说已经是环境受益者,“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成都的每一条河流,都能打造得这么美丽、清爽,让更多市民能从中获益!”

本报记者 杨甦 摄影 胡大田

原标题:臭水沟变清渠 这些福利提升市民的获得感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