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2300余年建城史的成都,历朝历代都以中心城市的身份雄居于我国西南腹地,并被冠以“天府之国”的美誉。
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出台,奠定了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今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在广阔的发展蓝图之下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的“五中心一枢纽”将发挥强力支撑作用,助力成都完成自我突破、创新与飞跃。
近日,《小康》杂志派出记者深入走访了成都,以期寻找一个朝气蓬勃的新成都。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作为西部经济活跃度非常高的城市,成都深知科技实力对一座城市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在成都经济总量已经跨过万亿大关的背景下,利用科技使这座城市获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各方共识。
5月12日,以“汇智创新,开放共享”为主题的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创交会,各类交易成交总金额240.25亿元,其中,举办创新与投资对接、科技成果交易等4个专场交易会,吸引1.1万余名海内外投资者和创业者,2853个项目参加技术交易,初步统计成交额达83.6亿元,较上届增长35.5%。
深谙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作用,成都频频向全球英才抛出“橄榄枝”。成都实施“黄金眼”战略,开发运用“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统”,线上线下同步揽才。
与此同时,成都还将通过做强制造、金融、物流、贸易、信息五大临港产业,推动面向欧洲、中亚、西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国际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出口基地、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向成都转移聚集。力争到2020年,国际铁路港和国际航空港临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500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120亿美元以上。
比翼齐飞:成都制造与成都智造
成都成功举办全球创交会,对提升成都在国际友城和科学园区中的地位,扩大成都国际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强市,成都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明确提出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要求坚持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制定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形成人才引育的链式效应,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规划建设一批国际高端社区,吸引和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为了保障“成都智造”的顺利推进,成都市委市政府可谓是不遗余力。尤其是对于重点项目,成都还积极创新思路综合施策,加快变电站、电力通道、燃气管线、加油(气)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需求侧管理,保障重要节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以及社会民生的用能需求。其中,在能源保障方面,对重点项目用能实行“一事一议”。
天府文化:成都的根与魂
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2300多年“城址未变、城名未改、中心未移”,这足以说明成都的安定。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的是,成都自古就是移民城市。
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谭继和曾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推进。每个城市差不多都有体现自己个性、特色和神韵的实体或遗产作为该城市的代表,关键看怎么用。”的确,成都市城市规划和建设历来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注重城市的有机更新。
成都古代曾是“大陆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开放独特的文明发展模式曾领先世界。如今的成都人也希望沿着祖先曾走过的路,不断扩大成都的国际影响力,再创成都辉煌。(有删节)《小康》杂志 记者 刘源隆 靳晶 刘建华 成都报道
原标题:成都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