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70多年后相认,提起往事,杨胜雄(中坐者)止不住泪流。
6月29日下午,河南新安县城关镇厥山村,半个村子都回响着炮竹声。77岁的杨胜雄健步走下车,打探起这处陌生的村镇。“哥,回来了。”75年后的一声呼唤,让这位老人抹起眼泪。
1942年,饥荒、战乱里,2岁的杨胜雄被川军用三斗小麦换回,此后送到四川生活、成长。直到18岁才获知身世,令这个爱四川、爱成都、爱蒲江的男人,开始寻思着回河南寻根。
29日上午,在河南热心人帮助下,杨胜雄第一次踏上家乡故土,并通过DNA比对找到了健在亲人。一家子紧拉着手,“等了75年,没想到还能再见面。”
相认
DNA比对基本相同 兄弟75年后相认
29日下午2点,新安县城关镇厥山村,70岁的崔兴东一家,已提前打扫干净屋子,站在村头盼着一个身影的出现。几分钟后,面色红润、步履稳健的杨胜雄走下车,仔细查看村子的模样。
“来了,总算回来了。”两位白发苍苍老人,四目相对后,小跑着来到彼此跟前。没有多余的话,崔兴东与杨胜雄紧紧抓住手,所有的激动和话语,都暂停在了紧握的指间。
一路上,厥山村都热闹起来,炮竹声在崔家门前响起,半个村子几乎都能听见。闻讯而来的村民,都想见一见这位“生在河南,长在四川”的崔家子孙。
“看到DNA的比对结果,和家里说的情况大致相同,可以确定他就是我们大哥。”崔兴东说,一开始他都还是半信半疑,“我又跟哥哥求证了,家中确实有一个大哥,在2岁时‘没了’。那时候,父母说他‘夭折’了,现在看来是骗我们的,没想到75年后,我们兄弟还能相见。”
团圆
在河南吃上团圆饭 他多次激动流泪
“今天都打算回成都了。”当天下午,沉浸在喜悦中的杨胜雄,始终注视着比他小7岁的弟弟,“我离开河南时,应该还没有你呢。”
“1942年,河南太惨了。”杨胜雄说,后来他从电视、报纸上知晓了当年的老家情况:旱灾、蝗灾等天灾并发,百姓饥苦不堪,又加上日军的侵略,更是雪上加霜。
“我被川军收养了。”他说,直到18岁那年,才从幺爸那里知道身世,“我不是成都人,是从河南抱来的。”虽然想过回老家寻亲,但杨胜雄和养父杨克昌的关系很好,“我们都不想失去。”
“这次来河南,一开始没想过会找到亲人。”泪水从杨胜雄的眼眸落下,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我想过父母的样子,想过兄弟姐妹的模样,但不知道怎么去找你们。”
这天晚上,这个来自四川和河南的特殊一家,摆了一大桌宴席,杨胜雄首次吃上了地道家乡菜,似乎和兄弟有聊不完的话。
留影
时隔75年时光 一家人拍下“全家福”
当天,厥山村崔兴东家是最热闹的。
从当天下午至晚上8点过,崔家的亲戚越聚越多,都赶着来见一见这个素未谋面的亲人。“你在家中排行老大。”崔兴东说,他们有6个兄弟、1个妹妹,“今天除了我和妹妹,还有侄儿等10多个亲人,其他兄弟远在外地,但他们听到你回来,都很高兴。”
几番聊天下来,一家子很快就熟络过来。“我带了3个家人过来,要留个电话,得常常联系。”杨胜雄一口纯正四川话讲得很慢,“害怕讲快了,他们听不懂。”
“得合影。”随后,在大家的建议下,一家子站在屋前,第一次拍下一张全家福。“还有很多,我们全程都用手机录下了。”两位老人的后人,时不时用手机、相机记录下他们团圆的瞬间,“要发给其他兄弟看。”
行程
将去川军作战地 “看看养父战斗的地方”
当天下午,在河南抗战史研究者孙保旭,以及当地部门的带领下,杨胜雄与崔兴东前往了川军中原抗战纪念园、彭仕复墓等地,“是川军救了我,一辈子都记得。”杨胜雄说。
“按照行程,明天要去川军47军178师战斗的地方。”在杨胜雄的记忆里,将他视如己出的养父——川军47军178师532团1营营长杨克昌,“是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人。”
杨胜雄2岁时,被参加对日作战的川军用三斗小麦将他从河南换来。而后,杨克昌收养了这个孩子,托人带回四川生活,“我才摆脱饥荒和战争,活了下来。”
从小,他就尊敬父亲,“正直、清苦,很受村里人的敬重。”
“他虽然话少,但教会了我如何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杨胜雄说,直到杨克昌离世,“我都没再问过我的身世。”
“明天要去他战斗的地方看看。”杨胜雄说,父亲身上有多处伤疤,“就是在河南战斗中留下的,重走他的路,也是祭奠他的在天之灵。”
王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力志愿者供图
原标题:75年后 杨胜雄见到河南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