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太阳能电池片成都工厂生产车间 摄影 吕甲
一份发展蓝图,对接千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标示着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后,我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习传达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认真研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讲话精神,结合本部门、本地区产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抢抓产业发展大机遇,找准跨越赶超发力点,努力用创新、实干和担当,推动产业发展大会精神落地生根。
郫都区京东现代化物流仓储基地 摄影 吕甲
7月3日,市发改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传达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会议要求,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改工作的鲜明主线,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干部的思想行动、全委的工作举措和制定的政策措施;聚焦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实时发布产业发展白皮书,并建立起“白皮书——蓝皮书”引导产业发展原则的新工作机制;聚焦培育产业发展动能,创新要素供给,修改完善“产业新政50条”,协调推动市级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配套实施细则;聚焦优化产业生态,推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深入实施成都市融入“一带一路”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聚焦“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投资审批负面清单,大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昨日,市科技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会议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决策部署上来,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具体而言,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更加注重依靠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同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促进创新资源集聚运用和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打造高新技术服务机构汇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效、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西部科技中心。同时,促进创新要素同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对接,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成都创造转变,提升成都在全国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的竞争优势。
7月3日,市审计局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传达学习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会议要求,全局干部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要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把落实我市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作为当前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要包容创新,主动服务,秉持“三到精神”,全力服务我市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进一步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和实际效果进行审计,促进政令畅通;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重大履职不到位问题,以及重大失职渎职、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违纪违法等问题的查处力度,推动问题整改问责,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作用。
昨日,金牛区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金牛区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金牛区将围绕做强现代商贸与商务、科技研发与总部、都市文创与旅游、轨道枢纽与门户“四大功能”,以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为方向,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努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以现代商贸商务、科技服务、都市文旅为支撑的三大产业集群,凸显在全市产业分工中的特色竞争优势。为此,全区上下将牢固树立“项目化”思维,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大力度抓好项目的招引促建,以“三到精神”主动与企业交朋友、搞服务、解难题,落实“金牛人才9条”,重点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企业发展人才需求,吸引集聚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金牛创业。
7月3日,双流区召开区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在党委(党组)会、干部职工会上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各分管区领导要牵头召集部门、镇(街道)抓紧梳理分析全区城市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重点围绕航空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要求,查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好“产业新政50条”,努力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各级干部要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全面提升领导和服务新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昨日,大邑县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要明确产业重点和功能布局,以产业园区和周末特色小镇群为核心构建产业生态圈。工业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服务业以县城为中心打造服务业集聚区,以安仁为中心打造文创产业园,以西岭雪山—花水湾为中心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农业以田园综合体为引领,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绿色高产高效粮经产业园、天府道源中药材产业园。要扎实推动项目建设,提升产业层次和能级,强化产业政策集成利用,构建精准产业服务体系,做实产业服务平台,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完善产业园区配套,优化政务服务方式。
本报记者 徐璨 宋妍妍 常斐 赵一 陈方耀 洪继东
原标题:抢抓产业发展大机遇 找准跨越赶超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