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李先生经成都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介绍,联系上南充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并购买了一辆高尔夫嘉旅豪华版汽车。
价格便宜,是他“舍近求远”的动机。不过,提车时,南充销售公司又通知他去了成都一家4S店。6月30日,陪他提车的朋友周先生上车后却发现,高配版嘉旅配置的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功能都没有,拉开座椅塑料膜,座椅也不是真皮座椅。李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当初签的一份合同中,对方在型号一栏写了嘉旅2016款进取版,也就是低配版。
跟朋友一起去提车 高配咋成了低配?
6月30日这天,一直等到下午5点左右,李先生才接到南充汽车销售公司的电话,通知他去成都交大路一家4S店提车。到了4S店,他看到了自己当初定购的红色高尔夫嘉旅。趴在车窗外看了一圈,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当时南充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也到了现场,一直催着办手续,他们说办完了才能拿钥匙。”李先生回忆说,办完手续已是6点多,陪同前往的周先生开门上车就发现了端倪,“当初在其他店里试驾的无钥匙进入和一键启动都没有”。李先生拉开座位上的塑料薄膜发现,座椅也是织布的,并不是真皮。
此时,李先生已将133000元余款交给4S店,由于担心车出现问题,李先生还在南充的汽车销售公司处买了车险。“当时天色晚了,担心车放在4S店不安全。”李先生最终大起胆子,托朋友开着这辆连临时牌照都没有的车回到小区,准备“从长计议”,从厦门休完假回来再和这家销售公司协商。
车展上买车 被介绍给南充一家公司
时间回到6月初,李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刚拿到驾照,拉着朋友一起到处看车。在欢乐谷附近的一次车展现场,她在恒达信汽贸销售公司预定了一辆9万多元的汽车,后来李女士不满意,改变主意决定买一辆高尔夫嘉旅230T自动豪华版。于是,恒达信汽贸销售公司的庞先生向她介绍了南充玉昊汽车销售公司。
“他们当时口头确实说的要豪华版。”庞先生说,因为自己公司没有这个品牌,只好帮忙推荐了其他资源公司,自己也是将短信原封不动转发出去的。不过,在李先生出示的一条他与庞先生的往来短信中,上面写着“想购嘉旅230T自动豪华版(带天窗)”。
▲两人的聊天记录中提到的是豪华版
李先生表示,后来他们与这家南充的汽车销售公司取得了联系。他拿出一份《汽车代购合同》称,6月29日这天,南充公司派出一名工作人员,拿着这份合同到了他们小区。在合同上,车辆信息上写着嘉旅指导价为166900元,成交价为153000元,定金为2万元,备注一栏则写着“230T高配豪华版”。
▲合同备注一栏写着“230T高配豪华版”
李先生当场用网上银行转账2万元,但到了晚上10点多,钱又退回来了,系统显示转账不成功。李先生只好找家住南充的朋友黄女士到这家公司用现金交纳这2万元。
朋友代签合同 型号一栏写着低配版
签合同之前,李先生还特意叮嘱过黄女士.只不过,他叮嘱的是让黄女士要求南充销售公司将第一份合同中提到的“PDI检测费用由甲方自行承担……”这一条删除。在现场,汽车销售公司重新写了一份《汽车购销合同》。拿到合同后,黄女士拍下照片传给李先生。
“照片有点模糊,当时光顾着去看要删除的内容了。”李先生表示,他并没有注意到,车辆型号一栏为“嘉旅2016款230TSI自动进取版”。
▲朋友代签的合同上,型号栏写的是“进取版”,也就是低配版
随后,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联系到当初的销售人员。他表示自己“没看到车,没看到人,一切都是按程序办”,随后便挂掉电话。而玉昊汽车销售公司田姓店长则表示,事发时自己在外地出差,回来也积极协调这件事情,“具体情况还是以合同为准”。
该店长解释说,合同上的指导价就是进取型的指导价,第一份合同备注错了,备注成了豪华型,那份合同后来也作废了。“后来他朋友到店签了直购合同,备注上写的是进取型。”其表示,李先生提的车和合同上是一样的,他自己也是验车后开走的,“我们以合同办事”。
售车4S店:
几经转手 收到信息就是低配版
7月18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联系到李先生提车的4S店。店里一位梁经理表示,购车信息转到他这里时,应该已经转了三次了。“是由南充的二级经销商通过两个资源公司把买车信息转到这里来的。”梁经理表示,当时自己收到的信息确实是嘉旅1.4T进取版,“中间转了太多了”。
“我们也只是收车的价钱。”梁经理透露说,高配版市场指导价差不多18万左右,即使优惠下来也要16万元左右。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咨询多家4S店后了解到,高配版嘉旅指导价179900元左右,优惠下来价格也在165000元左右。
律师说法:
若属于“重大误解”可撤销合同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秀认为,整个购车过程中,虽然签了两份合同,但后来的一份合同不是李先生本人签字,如果没有经过授权就属于无效合同,而从李先生购车的整个沟通过程来看,他一直都强调要高配版汽车,最后提车时拿到的则是低配版,这就属于《合同法》中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李先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合同。他还提醒说,消费者购车应该找正规4S店,在签合同时要特别注意合同主体是否为销售主体。
四川舟楫律师事务所律师姚飞则表示,这件事情很难扯清,毕竟最后一次签合同当事人委托朋友签了字也付了款,上面又备注了车的价格和型号。“消费者可以找消协先行协商。”他也提醒说,在这件事情上,消费者一定要谨慎,仔细阅读车辆品牌、型号、配置,最好是亲自办理手续。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刘小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天天315│图便宜舍近求远买辆高尔夫 到手却发现高配变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