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培训热、奥数热,如天气这股“热浪”一样,席卷了众多家长和学生。
而近日原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说自己的女儿上了几次奥数课就被他喊停了,“题目连我都不会做”。王殿军认为,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奥数班解题的方法“不正常”。奥数题千奇百怪的解题方法,无助于数学学习,反让学生“思维走歪了、兴趣学没了”。
那么,奥数到底该不该学?是不是所有孩子都应该一头扎进奥数的“海洋”?专家的言论引发了“全民奥数”趋势下深层次的思考。
现场
暑假成“第三学期”
家长跟风报班
暑假里的陈彤彤,假期被各种补习“填满”。她从上小学起,暑假就开始了天天有“班”上的生活,英语、奥数、舞蹈、钢琴“蜂拥而至”。
“现在培养个孩子真不容易!”彤彤妈觉得很累,她感慨地说:“这种累,来源于各种比较和失落,来源于外界的压力,来源于迷茫和焦虑。”像彤彤妈一样迷茫、跟风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他们给孩子报班的动机往往来自于“别人家孩子”。
由于很多孩子在暑假并不能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暑假开始被称作是“第三学期”。
小东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在暑假了,他的时间安排还是和上学时差不多。每周二、三、五下午要去培训班学奥数,每天仅《黄冈小状元》就得做一个多小时。同时周末两天下午就去学跆拳道,还有作文课、数学课,以及绘画课都在等着他。
小东妈妈夏女士说,以前她只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报了一个培训班。后来她发现,儿子的同班同学中,有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但周一到周五晚上要花一个小时学奥数,周日上一天辅导班,还请了一对一家教教英语口语。“不学不行啊,现在都太拼了。”夏女士的紧迫感突然增加了,赶忙也给儿子报了班。
调查
奥数热“高烧”不退,学生目标不一样
这些补习班中,奥数又格外受家长青睐。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64.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学奥数的孩子多,其中14.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多,仅8.6%的受访者认为学奥数的孩子少。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长沙某培训机构报名奥数班的人数达到了70%,学生从“学渣”到学霸,大家都对学奥数抱着不一样的目的。
“下面请看这道题目:甲乙两人以匀速绕圆形跑道按相反的方向跑步,出发点在直径的两个端点,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乙跑完120米时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圈还差80米时第二次相遇,那么跑道长多少米?”这是长沙某培训机构六年级培训教材里的题目。该机构的袁老师表示,数学课程会提前涉及很多奥数知识点,学奥数在学生中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教育部门在为奥数“降温”,但今年暑假,学生报名人数反而还是超过了预计。
明德华兴中学1416班的肖博,在今年的中考,数学、英语、理综三科全部考进千分之一,成为今年长沙唯一一个三科进千分之一的考生。这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在结束中考本该享受假期的他,又报了为期一个月的高一预科班,同时开始自学奥数。他告诉记者,身边学习奥数的人很多。现在预科班的课程已经结束,肖博对于学习依然乐在其中,他从每天早上8时开始学习,周末也一直坚持。
可是家住长沙童话里小区的于洁(化名)却在奥数上吃尽了苦头。于洁下半年就上小学六年级了。读三年级时,她便开始上奥数班。妈妈的理由是:“如果能在奥数比赛中拿奖,冲击名校就增加了砝码。”
这样一上就是3年。“奥数太难了,我听着听着就迷糊不懂了,坐在那里真是煎熬。”于洁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讲解,3个小时的奥数课,无精打采,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在神游。于洁表示,自己状态一直很不好,睡眠不够,没时间休息,作业效率也低,自信心倍受打击,并且造成了恶性循环。
专家
学好奥数需要天赋,强迫教育适得其反
周南中学数学教师夏远景——
奥数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学
“奥数本身是一门很科学的学科,但是奥数不适合每一个人学习,它不完全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就正如学篮球,一个男孩子身高估计成年后也不足一米六时,他在这方面就不一定有前途,这是显性的,奥数是隐性的。”全国数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数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长沙市周南中学数学教师夏远景从教30多年,辅导学生参加奥数比赛有60多位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夏远景说,学奥数就好比体育训练,每个人擅长的项目可能不全相同,如果有练乒乓球天赋的运动员固执地去练举重,只会越训越痛苦,以致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失去学习的自信。
为什么奥数又是许多学校选拔学生的考核标准?在夏远景看来,学习奥数确实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帮助孩子开拓思维视角,进而有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商乃至情商水平都会得以相应的提高。所以奥数好的学生在总体上来说是比其他人思维更敏捷一些,加之现行的升学考试往往停留在水平考试的层级上,不能较好地区分考生的学习能力,在没有其他权威的区分考生学习能力的参考依据前提下,奥数就成了许多学校区分、筛选考生的指标之一。但是一个人是否适合学习奥数,还得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潜质,这是要通过长期的考察和实践才能发现。“就像现在的女排,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参加集训呢?在她们外形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谁更有潜质,要进一步发掘,要通过实践才会被发现。”
夏远景表示,给学生直接套用高年级的公式去解题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学科教育学习不是简单的等同于会解题,“会解题只是拥有学科能力时一个水到渠成的附属品。但是会解题不一定代表学科能力强,而我们教学的目标要培养的是学科能力强的学生,不是只会解题的‘机器’。”夏远景说。
长沙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谭艳祥——
孩子不应成被抽打着的陀螺
长沙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谭艳祥老师认为,奥数不是每个孩子都应学习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为他选择课程。教育应当是有血有肉的,孩子不应该成为被抽打着旋转的陀螺。
“举个例子,比如鸡兔同笼问题,通过思考,根据头和脚的数量得出鸡和兔的数量,它其实教的就是一种解题方法,用的也是加减乘除基本运算方式。如果小孩子掌握了,他会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不能理解的话孩子会觉得这是一场噩梦,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谭艳祥表示,大部分的家长可能自己也不是很懂,不了解奥数,盲目跟随别人家的小孩,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奥数,这可能会适得其反。
对于孩子学习,谭艳祥认为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我尝试过教我女儿用方程的思维,设xy去解题。我想,如果能把方程掌握了,那她在小学阶段就无敌了。但我检查的时候发现她会模仿,可是并没有真正理解,没有从本质上去掌握一个知识点。”在他看来,那些公式方法是没有相关基础知识的小学生所不能理解的,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过早地学习不符合孩子现阶段水平的知识会让其对学习产生畏惧,产生误解。
长沙晚报记者 徐媛 实习生 韦仙甜
原标题:“玩转”奥数,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