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成都民生点赞
市民代表 张威
作为市民代表,今天我想用亲身经历的两件事,谈谈我对成都民生工作的感受:
第一件事是,我的孩子今年出生了。在我满心欢喜的时候,孩子没满月就因病住院,让我们一家十分担忧。让我宽心的是,经过治疗后无碍;但更让我暖心的是,医护人员在救治时就告知我们,“抓紧时间去办儿童互助金,出院后3个月可以报销。”联想到孩子在产后做的由政府买单的各项筛查,参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我们报销了一半,这让我感到,作为成都人,真幸福!
第二件事是,我的朋友到成都办事,由于信息资讯查询不够,不清楚办理地点和办理流程,担心会花很长时间、跑冤枉路,一个劲儿给我打电话咨询。可是令他们意外的是,他们在政务中心办理完毕仅花了半天时间。办完事后,我请他们到锦里吃火锅,在餐厅大堂,看到后厨干净整洁。他们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成都真棒!”这让我感到,作为成都人,真自豪!
我身边还有很多亲历的事,让我必须为成都民生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点个大大的“赞”。点赞的同时,为让民生实事做得更好,我提两点建议:
一、加强特别领域的民生投入,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我们这个40岁左右的年龄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对孩子和老人的保障,会让我们满意。现在,小孩生病了经常会排很长的队,特别是晚上急诊,每每都排到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一等等到大半夜。同时,我们也看到医生一刻不停歇。老年人一样面临类似的问题,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我建议,加大老人和孩子就医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投入。希望在老人和孩子就医方面的问题能早调研,早谋划,让“蓉漂”们安安心心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出力,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我们的市民生活更加舒心便利。
二、统筹使用民生大数据,提升民生项目综合服务水平。
在我们检查民生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民生项目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但这些数据没有交互进一步利用。比如,今年的民生项目中,发布的主副食品价格信息与食品流通溯源电商平台,其实可以交互使用,提供给教育部门通过约谈、公示、调查等形式解决家长们关心学生营养午餐质价相符的问题。再比如,建成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项目,设计之初,可以多部门参与,让设计者、施工者、使用者充分沟通,更有利于进行软件配套。对此,我建议,从更高层面统筹汇集民生大数据,整合各部门资源,对民生工程提档升级,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民生工程心系群众惠及民生
市民代表 陈芍
今年,我有幸作为市民代表,参与了部分民生工程的督查。按照市民代表工作职责要求,我通过参与集体督查、小组检查和个人走访等方式,分别查看了郫都区豆瓣厂残疾人就业状况、菁蓉镇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情况、金牛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状况、成都市体育局全民健康运动项目、市总工会困难职工送温暖工程和金秋助学项目、市植物园青少年科普馆、市环保局大气科研项目实验室、空气监测站、三环路天府熊猫绿道建设、高新区府城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双流区星月幼儿园以及成都天府新区、温江区、金牛区等区县的多个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和医养结合机构。
查看民生实事工作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内容上,民生实事工作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从大气的监测、黑臭水体的治理对比,到让人耳目一新的天府熊猫绿道以及赏花基地建成,我能感受到政府注重老百姓生活环境的提升,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和变化。从提升城乡居民参保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创新卫生应急管理、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新建多所公办幼儿园、新增青年创业园等项目中,我能感受到政府不断强化医疗、教育、就业和养老的基本保障。通过参与和督查各种体育健康运动项目、督查基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我能感受到政府对市民的健康、运动意识的培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从迅速增加的多个养老服务机构、日间照料中心,我能感受到面临老龄化社会,政府在下大力出举措加强养老服务。这些民生实事工作切切实实体现了政府心系群众,惠及民生,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从参与日常督查及半年总结和全年进度上来说,我们所督查的民生工作均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今年全面完成。
三、从配合上,各民生实事工作牵头单位都能积极、热情配合检查,也能虚心接受代表们提出的各种意见或建议,虽然代表们的意见并不一定很专业。
今年的民生实事督查工作已全面结束,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我有以下两个想法:
1.在督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政府工作的亮点,市民代表的工作不仅仅是督查和建议。我建议,可以通过建立“市民代表微信公众号”、报刊专栏等宣传方式,向市民反馈或扩大民生实事在市民心中的正面信息或影响,让市民更多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
2.“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的“三治一增”举措,让我和身边的人切实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宜居。为了成都市建设成为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希望能增加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加大源头治理,实现成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土更净。
感谢部门的艰辛付出 你们辛苦了
市民代表 邓志红
我是老成都人,亲历了成都日新月异的变化。2017年的成都,更是拿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应有担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诉求,把治霾、治水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写进了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作为民生实事的市民代表,在今年年终督查中,我们督查了社区综合体、青年创业园、免费为困难职工和环卫工人健康体检、新改建旅游厕所、建成电商配送示范点、实施“助残双创”等民生项目,借用市民代表赵曙虹的话——“民生实事项目做到现在,几乎达到完美,达到了极致。”这是我明查的感受。
再说暗访的感受。今年,我与郑奕萍、张秀俊等10多位代表参加暗访35次,涉及项目50个,在保证食品安全的项目中,我们暗访青羊泡小境界小学“明厨亮灶”“食品流通溯源电商平台”;在暗访“实施文体惠民”项目时,在社区体育设施上锻炼的市民纷纷赞扬我市体育设施建设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满足了他们的各种锻炼需求。我们还听到 “现在要见我一面先预约”的说法。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人们每天每周的安排早就排满,他们的活动很丰富。怪不得,儿女、朋友相见都要提前预约了!暗访,不仅让我们市民代表监督了民生项目,更让我们直接听到了市民对民生实事的认可,更加了解了成都市民的幸福来源。
另外,我们还跟踪督查了加强养老、改善居住条件、改善教育医疗、便利交通出行等项目,我们将督查的点位通过录像、拍照以及我们的建议传给督查室,督查室将整改的结果告知我们。在跟踪督查中,我们看到了不少部门做民生实事的艰辛,他们既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又要克服不可预见的困难,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付出!”
在对2017年民生实事十分满意的同时,我对未来民生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更加充满期待。我建议:
1.高度重视民生项目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内涵,让我市的民生项目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和城市记忆,并逐步累积成为成都文化和成都故事。如天府绿道与熊猫绿道项目,把熊猫文化、茶文化、古蜀文化、水利文化等以多种形式显示出来,使绿道不仅成为成都的生态名片,也成为成都的文化名片。
2.在市民生活环境打造和社区治理项目中,通过民生实事把文化活动和文化内容结合起来。乡村建设、社区治理和“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民生实事,需要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如目前各地区兴办的市民学校,公益教授各种音乐、艺术、文学等文化内容,深受市民的喜爱,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建议在乡村发展、“十五分钟生活圈”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民生实事中,加大成都城市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3.整合资源,创新机制,部门联合申报民生实事项目,让民生实事提档升级,更上台阶。
本报记者 李霞 摄影 王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