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
摹本众多风俗流变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描述都市繁华和清明风光的名画,名气很大,也成为历代画家争相临摹的对象。仅仅是全国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称得上是文物珍品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之多。
在由北京故宫研究人员参与编纂的《清明上河图:珍藏版》一书中,列出了如下清单:中国大陆有十件、中国台湾有十件、日本有十一件、美国有六件、欧洲有六件,其他去向不明的五件。
中国历代至少出现上百个《清明上河图》的摹本,虽然都以清明上河同样的题材做母本,但每个时代的画家都会添加上自己那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和特征。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不同朝代清明节也有着不同的风俗。
这些摹本中,最著名的是明代仇英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作比张择端的原本长近一倍,是仿本中的精品。仇英所绘《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明代苏州城清明节繁华,场面热闹,画作上的人物,有两千人之多。
张择端版原作中,轿子上的柳枝反映出北宋清明节的插柳风俗。而在仇英笔下,用红绸装饰的轿子,显得喜气洋洋,就好像是娶亲结婚的轿子,难道明代时,中国人在清明节也结婚吗?原来,仇英画的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风俗,就是民间说的——“厚人薄鬼”。据明代《陶庵梦忆》记载,前去扫墓的男女,均穿着盛装艳服,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一路上敲锣打鼓,欢呼畅饮。这就是关于明代清明节“厚人薄鬼”的描写。
到了清代,又出现一幅仿《清明上河图》的佳作。公元1736年,乾隆皇帝专门组织清宫画院临摹《清明上河图》,由陈枚等五位宫廷画家创作完成,专家将这个版本称为“清院本”,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院版本更是反映出清代清明节风俗习惯的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清代大部分的民俗活动。描绘了人们观看戏剧,杂耍表演,举行摔跤等各类民俗活动的画面。反映出清代清明节时各地举行活动的情景。
历代《清明上河图》中,都有放风筝的情节,清院本中,描绘得最为生动。画面上,几个家长正带着孩子在河边放风筝,蝴蝶形的风筝,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据专家介绍说,古人在清明节放风筝,要将所有的灾病写在风筝上,待风筝高飞之际,剪断风筝线,当风筝随风飘逝之时,也象征着所有的灾病都随风筝一一消逝。
荡秋千,也是中国历代《清明上河图》中都表现的清明风俗。在清院本画上,一座大宅院里,一位女子正荡着秋千,旁边的女子在园中赏花,让人感到春意盎然。
成都
清明“放水”传统盛典
清明节是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清明节各地有各地的习俗,例如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插柳等,但多是北方的习俗,四川关于清明的习俗有吃清明粑、踏青、扫墓等。”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说。
有意思的是,成都市博物馆曾复原过一幅“成都版清明上河图”。这幅“图”,由成都市博物馆整箱套取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中宋代街道遗址,与宋代街坊半景画、微缩模型并列展示而成。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位于成都IFS古迹广场下面,是片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的唐宋时期遗址。这片遗迹公布于世之后,曾在2008年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江南馆街街坊遗址上,出土了唐、宋时期大小排水渠、铺砖面路、泥土支路、房址,明、清时期道路、房址、井。“两宋时期,成都坊市间商贸繁盛,每一个月都会固定举行不同商品种类的集市,包括花市、药市、蚕市等。每年三月的蚕市就举办在现大慈寺附近的砖砌街道上。”成都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红介绍,“成都蚕市最为繁盛的时期当为宋代,蚕市的活动有纪念、贸易、娱乐等多项。”此外,蚕市的时间非常接近清明时节。“很多宋代文献都记载了宋代清明节的活动,成都的清明习俗跟其他地方有类似的地方,主要包括踏青,植树,放风筝,采清明菜做清明粑,培坟等等。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清明习俗,还有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历史上,每年农历的清明节在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这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
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古时候,外地的人们会提前很多时间出发去参加都江堰放水节。因为交通不便,不像现代人可以坐车,得坐轿子走,很辛苦的。”王小红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荷
原标题:《清明上河图》的市井情趣